■本报记者 陈海翔
由中国足协主办的“希望杯”少年足球赛(南区)日前落幕,来自上海青训中心的三支球队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2007年龄段的U12男足七战全胜夺冠,2008年龄段的U11男足六战全胜夺冠,2009年龄段的U10男足六胜一负夺冠。
上海市足协技术委员会主任秦国荣对小球员们这次的发挥颇为满意,他表示,在大力开展足球青训之后,全国各地都涌现出了很多能力突出的孩子,水平比过去提高了不少,而上海这次能包揽冠军靠的是一批业务能力强并且十分敬业的教练团队。
教练团队高度决定球员高度
上海足球为这三支球队搭建的教练团队的确堪称豪华:每支球队有球员21到25人,都配备五名教练外加三名专家球探,其中U10队主教练为朱宁江,U11队主教练是浦玮,而U12队主帅是申花名宿刘军。“这批孩子们的底子都非常不错,从技术能力来看,他们的水平和我小时候不相上下,但从比赛感觉和意识来看,比我们当初还要好。”老国脚刘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之前中国是没有孩子踢足球,现在的情况好了很多,几乎每支基层精英队都能挑出好苗子,而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
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上海市足协主席朱广沪和秦国荣想的办法就是为他们配备高水平教练团队,并且在训练中狠抠细节。按照上海青训中心的训练安排,球队每周五、六、日晚会进行例行训练及比赛,而其余几天队员们会回归各区精英基地训练。“一周七天时间,这些孩子有三天是在我们手上,而他们其余时间在练什么、想什么,甚至是生活中发生了什么,我们的教练团队都要掌握情况。”秦国荣表示,目前上海足协与各精英基地之间已经建立起了顺畅的沟通机制,“无论是教练,还是刘庆泉、顾兆年这些专家球探,他们对每位球员的情况都了如指掌,这样才能给基层教练下达正确的指令,让孩子们缺什么练什么。”
上海足协对教练团队的管理要求也非常高:每天训练前开一个小时的技术会议,训练安排要细化到每一个孩子身上;训练结束后,大家会再一起坐下来研究训练是否达到了目标,还有哪些环节能做得更好。“今年年初时上海经常下雪,即便如此,我们的教练和老专家们也都是全勤参加。”秦国荣说,“看老专家们顶着寒风在球场上看训练、做记录,这本身就是对所有人的一种激励。也正是因为有着如此敬业的团队,才让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青训教练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
“我们必须要看到,这次上海足球三支球队包揽冠军的背后,存在着一些偶然因素。”朱广沪表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不缺有足球天赋的苗子,但在培养优秀青训教练方面需要再加一把劲。
除了三支在武汉一战成名的球队,上海市足协其实还有另一块“宝贝”,那就是由前国脚李晓执教的2006年龄段U13男足。两年前,上海仅有两名球员入选国少队,而当2006年龄段国少队今年组建时,入选的上海球员已达13人之多,李晓也被抽调至这支国少队担任助理教练。上海足协能请来像刘军和李晓这样有着辉煌从业经历的职业级教练(P级)带教孩子们很不容易,而从另一个层面来说,这种模式未来也存在着不确定因素。
“这辈子足球给了我很多,现在我要做的事情就是回馈社会。”刘军说,多年的职业球员和教练生涯让自己生活无忧,来足协工作也不求经济上的回报,“我在这里的收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只是希望能真正帮助到一些有前途的孩子们。这次打出好成绩,大家都很开心。但我们必须看得更长远一些,短期内很多人都可以靠热情做事情,但长期呢?”
而秦国荣的话更是发人深思,“说出来都有点不好意思,四支青年队的12位老专家,上海足协只是每个月发一些补贴。”显然,包括这些打造上海市足球青训“门面”的教练、专家在内,仅靠足球人不计回报的付出并非长久之计,如何从体制上完善足球青训的生态,让更多教练能没有后顾之忧,全身心投身青训,已经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日本足球青训已经建立起了良好的生态系统,希望上海乃至全国的足球青训能够在10到15年之内建立起一套同样的生态体系,让更多优秀的足球教练能够在这套系统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刘军说,“只有让每一位青训教练的付出和回报能达到基本平衡,中国足球的青训发展才能进入真正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