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9年04月11日 星期四
12
专题;公告

积学精业:传承高桥园百年文脉 作育英才:建设书院式生态学校

“生态课堂”教学长 拓展时空书院式

上海市高桥中学提升办学品质建设优质高中纪实(课程教学篇)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母体;教学,是教师履职的本分。课程教学的状态,直接反映了学校教育的优质程度。

    上海市高桥中学以学生为本,聚焦于培育学生“核心素养”,致力于课程教学改革这个“主阵地”,积极推进基于高考新政的课程建设,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学管理,强化师资建设,着力实施“三五七”工程,即:继续有效推进和实施“三类课程”的整合式发展(基础工作),狠抓教学过程的“五环节”(常规工作),初步构建符合校情的校本化课程体系——“七彩活动课程”(特色工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同时,突出“生态课堂”的打造、培育和完善,以优质教学形成教学的良好生态。区级教学展示交流活动中呈现的“三堂课”获得了良好反响——百花课堂:百花齐放,百花争艳,彰显青春活力;存心讲堂:名师指点,专家引领,助力学校发展;清溪学堂:同伴互助,共促成长,催长和谐共生。

    “三五七工程”:为学生核心素养立“柱”

    学校实施“三五七”工程,突出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教学环节的优质化架构和活动课程的特色化建设。

    找准重点

    有效整合“三类课程”

    学校把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建设作为学校课程教学工作创新发展的重点工作,以三类课程整合为基础,在“点”上做文章,在“准”上下功夫。

    ——找准契入点。以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三类课整合为突破口,实现三类课程互相渗透,互相融合,互相促进,培养学生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形成学习素养。

    ——把握关键点。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要重视三类课程各自特点,强调内容上注重“基础性”,思维上注重“拓展性”,方法上突出“研究性”,从而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为培养未来需要的人才打下基础。

    ——寻找支撑点。在三类课程的整合的过程中,改革课堂教学模式,重点研究教学过程自觉,自然地渗透思想教育的策略;引进新学科成果或动态信息,体现教学时代性的策略;重视双基培养能力和指导方法相结合的策略。

    落实常规

    紧扣教学“五环节”

    学校优化教学的过程管理,从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等五个环节入手,关注教学的过程性和有效性。切实推进课堂教学改进计划,努力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会学习的能力。在实施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教师备课的针对性、体现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增强课后作业布置的选择性、重视作业批改与学业辅导的及时性、完善学生评价方

    法的过程性,全面、深入地了解学情,研究教法,做到“教有反思,学有反馈”。

    丰满成长

    设置“七彩活动课程”

    学校以提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目标,不断丰富和完善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支撑的“七彩活动课程”体系。

    ——红色活动课程:家国情怀教育、学生党校、学生团校系列活动等。

    ——橙色活动课程:身心健康教育、足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体育社团和清心社等心理社团。

    ——金色活动课程:职业生涯教育、以学生人生导师项目系列活动(包括人生理想、政治追求、学法指导、学科选择、职业规划等)。

    ——绿色活动课程:创新实验研究、调查研究高桥地域的空气质量、河流清洁、交通状况、产业布局等情况。

    ——青色活动课程:高桥古镇历史文化教育、校史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等。

    ——蓝色活动课程:对外交流活动、国内外结对学校师生双向文化交流活动等。

    ——紫色活动课程:传统文化教育、“君子六艺,精彩高桥”系列活动等。

    学校以“七彩活动课程”建设为抓手,围绕落实育人学科化、内容生活化、过程活动化、方法多样化、作业校本化、评价多元化、关系民主化等主题,积极探索教学模式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生态课堂”:为优化有效教学导“术”

    “生态课堂”,是学校围绕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打造优质教学的富有内涵和外延的课堂形态,以此体现教学的生命力、生长力和影响力。

    聚焦生态素养打造“生态课堂”

    “点”上突破——2017年10月,数学教研组率先从“生态群体的互动性、和谐性和整体性”的角度,进行了基于教研共同体下的教学课堂生态链初探尝试,并提出了一系列主张:数学课堂生态:激活数学课堂因子,使课堂具有互动性;关注数学课堂本质,使课堂具有和谐性;唤醒数学课堂生态,使课堂具有整体性。数学教研生态:激活数学教研因子,构建充满活力课堂;关注数学学科本质,研究新政课程标准;唤醒数学教研生态;促使教师专业化发展。数学作业生态:激活数学作业因子,促进学生自主性探索;关注数学作业本质,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唤醒数学作业生态,促进学生主动性思考。

    “面”上推进——2018年4月,以“碰撞、交流、理解、共生”为主题的高桥中学“优化教学生态链系统”公开课教学展示活动成功举办,12位教师本着“深化学科育人理念,构建师生民主关系,优化教学生态系统,提升课堂教学效能”的目标,探索教学相长的生态课堂。

    “线”上整合——2018年12月,学校结合创建书院式的生态学校的总体规划,结合“探索充满活力、促进教学相长的生态课堂”的学校教学改革重心,以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促建构,推进“生态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打造具有创新精神的青年教师梯队。

    “研”上助力——2018年5月,学校的“支持生态素养培育的高中书院式学习环境建设实践研究”被列为市级教科研课题。

    瞄准课堂教学优化教学生态

    学校强化教师对课堂生态所具有的整体性、协变性和共生性的理解和认同。在教学中对学科内容进行整体规划,寻找不同学科之间关联点,实现同学科不同内容、不同学科间相似内容的协变共生。在关注学生个性差异、认知差异和能力差异的前提下,优化“学习内容关注生活、问题设计引发思考、师生互动热烈有序、课堂氛围民主和谐、教学效果生成新知”的教学生态链系统,实现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转型,探索充满活力的、教学相长的生态课堂。

    延展课堂时空变革学习方式

    学校强调接受性、体验性、研究性相结合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进现实生活情境,在行走的课堂里,丰富社会阅历、生活经验、文化积累和情感体验。《行走中的语文课堂》《生活中的数学》《中西生活习俗异同》等校本教材的编写,体现了师生的主体意识和文化取向,即通过课堂延伸和课题探究揭示基础学科知识与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相互关系。因而教材选编的内容既注重其对生活的诠释功能,又顾及到学生的生活需求和人生规划。教师在系列活动中观察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能力、思维品质、创新精神等,在学生自评和互评的基础上,给出发展性评价。

    精彩画面

    “问难辩论式”

    生态课堂

    “生态课堂”,讲究教学过程的真实性,教与学环节的互动性,教学效果的持续性,高桥中学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展示活动,围绕“‘问难辩论式’生态课堂的实践探索”,开设了语文、数学、化学、生物、地理、历史、政治、体育等学科的11节区级公开课。

    地理课堂问“苍天”,辩“气象”:叶晓老师执教的《全球变暖》,逻辑清晰,课堂衔接顺畅,环环相扣,运用了大量的图表和数据资料,引导学生读图分析以及启发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充分体现了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综合能力的培养。

    语文课堂问“载体”,论“思想”:龚赟豪老师首先以“借物抒情”温故知新,引导学生理解“载体”在散文中的作用。顺势引入“草莓”这一标题。作为抒情文体,朗读是直觉把握的重要手段,龚老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以其浑厚圆润的嗓音,给大家带来了美的享受,指导学生把握散文的思想脉络,重点体会六月和九月的“变”与“不变”,水到渠成般地让学生理解“人生不同阶段,都需要珍惜当下,积极进取”的哲理。最后,龚老师以汪国真《热爱生命》一诗为结语,带领学生再一次领悟生命体验的“滋味”。

    政治课堂问“现象”,析“趋势”:陶涛老师执教了《从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看市场调节的机制》一课,课堂紧扣“问难论辩式”要求,通过对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发展历程和现状的分析,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身边的现象,大胆分享观点。

    “问难辩论式”生态课堂,一问一答,妙趣横生,还原了课堂时时生长的生态。

    感言

    “生态课堂”的特质

    ■张东升

    在书院式生态学校的培育中,“生态课堂”是关键要素,这是因为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在课程,主战场在课堂,课程蕴含着育人的主旨,课堂散发着生长的力量。

    高桥中学之所以提出并探索“生态课堂”,首先是基于课堂的应有之义,课堂作为学生成长的基地,作为接受知识、获得能力的载体,它应当充满生态,即本色,具有基础性和根基性;其次是高于课堂的延展之魅,课堂除了具有本义外,还要有走出课堂的拓展,鼓励学生走进课堂又走出课堂,既学会在校内课堂呼吸,也能在校外课堂汲取,它的生态即绿色,具有生命力和生长力;第三是源于课堂的教学之术,思想在这里交流、丰满;思维在这里碰撞、建构;思路在这里梳理、脉络,它的生态即红色,具有现代化、信息化。

    诚然,“生态课堂”,是一个综合、立体的概念,内涵很丰富,外延很充分,有着无限想象的空间和探索的天地。

    (作者为上海市高桥中学校长)

    预告

    高桥中学提出建设书院式生态学校,而在校园中,有一个“清溪书院”,这是青年教师定期交流、共同研讨的新天地,请关注明日本报。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