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9年04月10日 星期三
5
综合

用医者仁心点亮生命之光

七名医生与祖国同频共振的奋斗故事激励人们在新时代创造新成就


王振义院士出席“我与共和国共奋进”先进事迹报告会。 均本报记者 袁婧摄
医务工作者代表在现场认真聆听先进事迹。

    ■本报首席记者 唐闻佳

    从占领国际医学至高点的外科医生,到成功研发国产医疗器械的内科名家;从远离祖国与亲人的援外医者,到不论寒暑走街串巷的家庭医生……昨天,首场“我与共和国共奋进”先进事迹报告会在上海展览中心友谊会堂举行,97岁的“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95岁的“癌症诱导分化之父”王振义等七位医生用医者仁心点亮生命之光、与祖国同频共振的传奇奋斗故事,引得现场无数次响起热烈掌声。

    卧薪尝胆,征服技术荒原

    百年现代医学发展本就是一部惊心动魄的拓荒史,对新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而言,更是如此。

    “我国是肝癌高发国家,上世纪50年代初,国内肝癌防治领域一片空白。吴孟超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政委陈树林讲述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著名肝胆外科专家吴孟超的故事——《永远与党和人民肝胆相照》。

    陈树林说,当时有国外专家看到吴孟超简陋的研究环境后说:“中国肝脏外科要赶上我们,起码要30年!”吴孟超听后,写下“卧薪尝胆、走向世界”八个大字。历经上万次实验,吴孟超等人终于在1957年首次提出肝脏结构“五叶四段”解剖理论,中国医生从此找到打开肝脏禁区的钥匙。此后,吴孟超一步步将中国的肝脏外科技术提升至世界水平,挽救了大量肝癌患者,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

    在上海卫生健康领域,征服技术荒原的故事不止这些。2000年后,西方的移植技术已升级到活体移植,而中国掌握该技术的医院很少,儿童肝移植更因技术难度大,涉足者寥寥无几。也因此,80%的中国胆道闭锁患儿活不过2岁。

    “成人肝移植是前人收获的风景,儿童肝移植却是亟待征服的技术荒原。因为这个领域无人问津,重病的孩子才更需要我们!”夏强说。2004年,38岁的他到仁济医院创建肝脏外科,7名医生、11张床位,白手起家。在每天苦练14小时、坚持训练10个月后,他带领团队在国内首创“精准切肝”理念,并于2006年10月成功开展仁济医院首例儿童活体肝移植手术,宣告技术成功突围。

    截至2018年,仁济医院完成儿童肝移植1679例,连续八年居世界第一,患者来自全国各地乃至海外,中国儿童肝移植技术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苍生大医,永远心系病家

    临床上,有太多凶险的疾病等待医生去征服,一名医生一辈子看好一种病,已属不易,更何况有人做得还不止这些。

    昨天报告会开始之前,一名95岁长者的现身在现场掀起一阵小高潮,齐刷刷的掌声仿佛在表达对他的感谢。他就是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振义。

    上世纪80年代,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还是一种死亡率特别高的白血病。女孩小静生命垂危,就是得了这种白血病。王振义研究病情后,建议女孩服用还在实验阶段的全反式维甲酸。不少人劝他“用自制新药治疗,万一有啥,可能会名誉扫地”,他却说“我相信科学,我有信心”。

    奇迹出现了。女孩吃了一个星期的全反式维甲酸,病情就出现转机,白血病最终完全缓解。这是世界公认的诱导分化理论成功治疗癌症的第一个成功案例,王振义因此被誉为“癌症诱导分化之父”,并于1994年获得世界肿瘤学最高奖“凯特琳奖”。

    王振义历经八年奋斗终于找到一种药,一举攻克一种最危重的白血病。更为动人的是,他没有为此申请专利。

    “我手上的这盒药就是全反式维甲酸,王老师只想着要让天下所有患者都用得起这种药,所以他没有申请专利,无偿赠予全世界各大医院使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副主任赵维莅说,上世纪80年代,这盒药在中国只卖11元,如今即使过去了30年,国内也只要290元,并已纳入医保,而类似的抗肿瘤药物价格高达2万元以上。2012年,日本爱知癌症研究中心名誉主席大野竜三教授说,仅这一种特效药就为日本每年节省10亿日元开支。

    “患者的病愈,是医者最高的荣誉。”中国科学院院士、白求恩奖章获得者、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说得动情。

    回顾这位医学名家的奋斗历程,也有着数不清的“第一”:开通华东地区首个急性心肌梗死抢救“绿色通道”、首例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的我国首例国产完全可降解支架的应用……他说,40年前,对冠心病心肌梗死的诊断和治疗,只是让患者“等待命运的安排”;而今,伴随现代医学的崛起和祖国医学事业的飞速发展,冠心病成了一种可防可控可治的疾病,所有人共同的努力,正是为了让更多患者重燃生的希望。

    大爱无疆,只要被需要就会挺身而出

    这份爱,还是超越国界的。“走上演讲台的瞬间,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一幕幕与传染病战斗的场景:抗击非典、应对甲流、奋战H7N9、防控埃博拉、狙击寨卡……”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卢洪洲医生的讲述令人屏息。

    2014年11月,他作为中国首批援助西非公共卫生培训队临时党支部副书记,前往塞拉利昂,直面死神埃博拉。“出发前,国家为我们每个人购买了人身保险,我拨通了妻子的电话,对她说:‘若我不幸被感染,这笔保险金就为宝贝女儿购置嫁妆吧。’电话另一头,妻子也告诉我一个秘密,她在我的每件衬衫上,都绣上了卢医生的英文缩写。她说,非洲瘟疫横行、治安堪忧,万一发生意外,可以识别我的身份……”卢洪洲说到此处,台下无数人泪目。

    诚如这个“最美援外医生”所言,和平年代,与传染病博弈就是一场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哪里有传染病,哪里就有公共卫生战士,“在党和人民最需要我的时候,我必须站得出来、冲得上去”。

    2003年经历“非典”,卢洪洲与同事们创造了被世界卫生组织赞誉的“社区零传播、医务人员零感染”的上海模式。也是此后,上海乃至全国的公共卫生防控体系再上新台阶,深受国际社会认同,从当初的标准跟随者到如今的指南制定者,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正为全球的公共卫生事业发展作出贡献。

    在我们身边,还有另一种援外医生。“去年10月,我从遥远的北非回到熟悉的祖国、温暖的家乡,而我的78名援摩医疗队同事还在以精湛的医技和高尚的医德为当地民众服务。”第16批中国援摩洛哥医疗队默罕默迪亚分队队长、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推拿科医生胡炳麟说,他代表的是几百名在非洲摩洛哥援外以及在国内对口支援西藏、新疆、青海、云南等地区的上海医务工作者。

    也有一群医生就在我们身边。徐汇区斜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朱兰扎根社区一线30多年,代表的是上海8000多名奋斗在一线的家庭医生,他们用技术与温情守护着千万生命,也构建起“健康中国”“健康上海”的基石。

    “听完报告,很受触动,我想我们要学习的不仅是他们对待医学事业的敬业、对待患者的竭尽全力,更要学习他们开拓进取、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和忘我的境界。”瑞金医院团委副书记、血液科主治医师李啸扬说。

    报告会现场还有不少医学生。“今天的聆听让我回忆起填写高考志愿时的学医初心。医学是一个充满爱与奉献的事业,我们要在当下优渥的条件下努力学习,让自己配得起这份伟大的职业。”上海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龚佳宝说。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