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桌子,大茶几,一人一间大办公室……过去记者去村里采访,时不时就会见到如此充满机关化味道的场面。
浦东新区率先探索在村级层面建设“家门口”服务中心,第一个要打破的就是村居行政化,直接要求“办公空间趋零化,服务空间最大化”。这一步的挑战难度不可谓不大,一些村干部起先就不理解,认为没必要换地方办公。
然而,由空间改造引发的一系列转变却令人欣喜。从封闭办公改为开门办公,从分散办公改为集中办公,从楼上办公改为楼下办公,村干部的工作作风、工作理念由“管理”切换到了“服务”频道。而集中在一起办公后,老百姓跑过来想问什么就问什么,也倒逼干部提升自己的能力——把条线打通,有力推动全岗通的实现。当然,最关键的变化还在于距离的缩近,村民们更愿意来布置温馨的村委会坐一坐,和村干部们谈谈心。
以村干部的作风转变“开路”,发挥老百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的创新探索让一键激活农村基层治理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