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9年04月08日 星期一
DS7
文汇读书周报;阅读西方

悦读·法律

《首席大法官的一生》


    The Chief:The Life and Turbulent Times of Chief Justice John Roberts

    Joan Biskupic

    Basic Books

    (2019年3月版)

    2005年,美国最高法院前任首席大法官威廉·伦奎斯特突然去世后,约翰·罗伯茨获提名并继任。在就职典礼上,他发誓将在判决案件时扮演中立裁判员的角色。事实好像并非如此,罗伯茨的故事,注定无法用一两句话解释清楚。

    比斯丘皮克自1989年开始报道美国最高法院新闻,曾长期担任《华盛顿邮报》报道最高法院的记者。比斯丘皮克认为,罗伯茨获得首席大法官席位的原因在于他坚定的保守派立场、常春藤的教育背景,他曾在最高法院面前辩论过的诸多案例,以及他对平权法案和选举权的反对派观点。用鲁思·拜德·金斯伯格大法官的话来说,他是“天生保守派”。确实,作者也认为从他阐释法律的方式可以看出,罗伯茨的观点非常保守主义,在种族和宗教方面的观点几乎不可能改变,她也毫不掩饰自己对这位大法官的批评。比如作者写道,罗伯茨2013年对谢尔比郡诉霍尔德案的判决,驳回了《选举法案》中的关键部分,解决了他认为的“美国种族弥补措施的失败”。但在作者看来,这是“19世纪以来美国最高法院第一次打击一项保护特定种族选举权的法律”。

    但同时,他也做出了一些违背他的保守派立场的决定,比如,他找到了《患者保护与平价医疗法案》(即人们熟知的奥巴马医改计划)的核心——根据2012年美国全国独立企业联盟诉西贝利厄斯案的判定,保障个人医保权力是符合美国宪法的。正是他的赞成票帮助保留了这一法案。这个出人意料的判决激怒了很多保守派人士,也促使自由派对他在文化分歧议题上作出妥协怀抱希望。

    比斯丘皮克认为,这些判决的背后原因在于,罗伯茨心中一直有两个分歧在互相拉扯:一个是坚守保守派的基本理念,另一个是保护美国最高法院的形象及他在历史上的地位。正是他内心的这种摇摆,对美国法律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音 希)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