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9年04月05日 星期五
2
要闻

上海中考改革方案实施办法和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昨出台

综合素质评价须达标才能毕业


    本报讯(记者张鹏 通讯员焦苇)上海中考改革方案的细化方案昨天终于推出。上海市教委公布了《上海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和《上海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根据实施办法,综合素质评价的记录方法与程序、评价结果是初中学生毕业的必要条件。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涵盖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信息科技、体育与健身、科学、社会、艺术(包括音乐和美术,下同)和劳动技术等15门学科,与中考改革前相比没有增加。

    为更加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突出能力导向,计分科目和考试方式做了进一步优化与调整,计分科目总分由630分调整为750分。具体变化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道德与法治(思想品德)和历史纳入计分科目。这两门科目采用日常考核和统一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其中,统一考试满分均为30分、考试时长均为40分钟、均采用开卷笔试方式进行,日常考核满分30分。外语增设听说测试。采用人机对话的方式进行,满分10分,测试时长10分钟。新增理化实验操作考试。采用理化分学科分场次的形式进行,满分15分(其中物理实验操作考试满分10分,化学实验操作考试满分5分。为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设置跨学科案例分析题,满分15分。

    《上海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自2017年入学的六年级起实行,《上海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自2018年入学的六年级学生开始实施。所有日常性记录与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均自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起采集。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初中学生毕业的必要条件。

    综合素质评价主要从品德发展与公民素养、修习课程与学业成绩、身心健康与艺术素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四方面对学生进行记录评价,尤其关注学生社会考察、探究学习、职业体验等综合实践活动的情况。其中初中学生必填项为三项,即综合素质纪实报告中的自我介绍、共青团和少先队等德育活动、探究学习(科学实验或社会考察)报告或创新作品说明。

    2022年起,本市高中阶段学校自主招生、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等过程将开始使用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