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9年04月02日 星期二
3
要闻;广告

上海一批人工智能企业正积极备战即将开幕的上交会,并瞄准“一带一路”沿线蓄势发力——

在此秀产品,更盼走世界


左图:深兰科技展示的人工智能熊猫公交车模型。
本报见习记者
邢千里摄

    ■本报记者徐晶卉

    “我们最新研发的熊猫智能公交车将开到上交会现场,届时将开放参观与体验。”深兰科技副总裁王昕磊说,这辆智能公交车将成为进军“一带一路”沿线市场的形象产品,目前已经与希腊、意大利等国家相关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

    人工智能已经过了讲故事的发展阶段。本届上交会上,人工智能企业将多维度展现落地解决方案。记者昨天实地探访多家参与上交会的人工智能企业,他们具有一个共同特点:产品落地上交会,目光已经望向全球,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正成为它们的发力方向。

    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纷纷落地

    在深兰科技总部会议室门口,有一张很特殊的“鱼骨图”,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产品计划和时间节点,计划已经排到今年8月。“大概有近100多种产品吧。”王昕磊说,企业研发节奏飞快。

    在这些产品计划中,熊猫智能公交是今年第一个落地的产品。它长12米、重18吨,外观看起来像一只熊猫。别看它憨憨的,这辆自动驾驶电动车搭载着自动驾驶、人车对话、视觉防盗、扫手付费、无人零售、眼控广告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

    王昕磊介绍,其自主驾驶技术介于L3至L4之间,能通过计算机视觉算法及融合算法,利用自动驾驶线控技术方案、硬件和自主研发的神经网络FPGA芯片,精准识别、感应环境并自主规划路径。车上的“扫手付费”在2017年就曾在无人零售机Take Go上亮相过,这一技术以红外光拍摄、非接触采集皮肤以下3毫米处内部活体特征。王昕磊透露,手脉属于体内身份认证方式,相较于人脸识别、指纹支付等体外身份认证,这种识别方式有不可复制和不可盗用的优势。目前熊猫智能公交已经实现量产,并在全国四座城市投入运营。

    深兰科技专注计算机视觉,而佑译科技则主攻语音语义识别。创始人、董事长杜金林把佑译科技定位为“全球最大的多语言大数据中心”,解决未来人类的语言交流问题。他透露,传统翻译软件翻译一篇10万字文章需要花费半天,但基于佑译科技的语料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和语言应用技术创新,其翻译软件2小时就能完成10万字的翻译量。

    今年上交会,佑译科技将通过软件“秀出”同时翻译几百种语言的技能。杜金林表示,佑译科技已构建起以全球150多亿精确双语句对平行语料库为核心的多语言大数据中心,覆盖220多种语言。佑译科技“语言资产管理系统”已经获得上海市高新技术转化成果项目。

    让带着中国标签的人工智能走向世界

    “汇聚全球科创新智慧,共谱技术贸易新华章”——上交会的规模和影响力越来越大,与会企业也怀揣“雄心壮志”而来。参展企业在这里亮出最新产品,更希望通过上交会平台走向世界。

    “我们从去年开始在海外进行扩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是主要发展方向。”王昕磊透露,深兰科技已经和希腊贸促会达成国家级战略合作协议,其中熊猫智能公交车将作为重点产品落户希腊。此外,泰国、荷兰、阿联酋、新加坡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也就合作事宜,与深兰科技进行接洽和探讨。这个憨态可掬的“熊猫”,即将从中国出发,沿着古代丝绸之路,抵达亚欧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在我们的语言库中,涉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官方语言达33种,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和中东欧。”杜金林介绍,深兰科技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的语速、口音、环境都提前作了语料训练,确保翻译结果精准到位,“通过我们的软件,能够更加方便中国企业沿着‘一带一路’走向世界”。

    杜金林透露,佑译科技不仅牵头制定“双语语料加工服务基本要求”国家标准,而且已成为欧盟ParaCrawl语料大数据委员会七名全球核心成员之一,参与讨论并制定其他国家多项大数据相关标准。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