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见习记者 吴姝
国际空间站在太空遨游的21年间,宇航员进行了200余次的太空漫步,但没有一次太空漫步是由女性独立或结伴完成的。原定于3月29日进行的首次全女性太空行走原本为万众期待,美国宇航局(NASA)26日却临阵换将——只因缺了一件合身的中号宇航服,这个历史性的任务被迫取消。
据报道,两名女宇航员安妮·麦克莱恩和克里斯蒂娜·科克原定于3月29日在国际空间站外执行太空行走任务。但现在麦克莱恩不得不退出任务,陪伴科克的只能是另一名男宇航员尼克·黑格。
实际上,麦克莱恩和黑格在22日已完成一次太空行走,正是在执行任务期间,原本身穿大号宇航服的麦克莱恩才发现“中号的上半身宇航服更适合她”。但穿同样尺码的女宇航员科克还未执行过行走任务,于是29日太空行走的机会就留给了她。
“尽管美国宇航局已经尽力预估每位宇航员所需要的宇航服尺寸……但当他们进入轨道,为适应在微重力的环境下生活,他们的身材可能发生改变。”美国约翰逊航天中心发言人布兰迪·迪安告诉法新社。
以麦克莱恩为例,在地面模拟训练时,她穿大号宇航服就十分合身,但22日太空行走的实践证明,大号宇航服对于她来说太笨重了。
尽管美国宇航局的决定有上述理由,但这一消息再次激起了人们对该行业内性别问题的质疑。时至今日,美国宇航局是否依然难以捅破行业的“玻璃天花板”?
从1961年美国宇航局将第一位男宇航员送入太空,22年后萨莉·莱德才成为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女宇航员,尽管此后又有40余位美国女性进入太空,但这一数字和300余名男性宇航员不能相提并论。
就空间站这一项目而言,自1998年国际空间站发射成功后,美国宇航员在21年间共进行过200余次太空漫步,但所有任务都是由男性宇航员或男女搭档完成的。
对此,希拉里26日发表推文,直截了当地评论道:“再做一套宇航服。”但这一方法显然没有直接替换宇航员来得简单便捷。《纽约时报》援引美国宇航局发言人的报告指出,目前在空间站内,的确有两件中号宇航服,但“其中一件还没组装,不能进行太空行走。若要及时组装,在不计额外风险的情况下,将耗费宇航员数小时的时间。”
专门为太空行走设计的宇航服其实由多个部分组成:手套、头盔、靴子和上下半身的宇航服,宇航服有中号和大号两种,它们相互兼容、无男女之分,因此每个宇航员可以自由搭配。目前空间站内有大号和中号的宇航服各两套,但只有一套中号宇航服适合舱外行走。
即便在地面上“再做一套宇航服”也并非易事。据《时代》报道,宇航服背后的核心技术是上世纪70年代开发的,为宇宙飞船和空间站专门设计的宇航服总共只有18套。除去已“退休”的7套,在剩下的11套中,还有7套存放在地面,在必要时刻,可以从地面运送至空间站。
不过,储存在地面的宇航服的状况并不乐观。据2017年美国宇航局内部审核报告显示:“以目前宇航服的消耗速度,国际空间站将在2024年遭遇挑战。”
这些问题归根结底仍然是资金的问题。据《时代》报道,自2004年以来的4个总统任期内,载人太空探索的重心已多次转变——从空间站到月球,再到小行星、火星,最近又再次把注意力转移至月球,副总统彭斯26日宣布,美国将在未来五年内再次登月。但不同的任务需要不同的宇航服,每当宇航局刚开始为某项任务着手设计服装的时候,又不得不因战略的转变而转移注意力。
“宇航局已经花费了近2亿美元用于三种宇航服的开发工作,”报告写道,“然而距离开发出适合太空行走的宇航服的替代品,还需要几年的时间。”如果下一任总统再次改变战略方向,用于空间站的宇航服将更加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