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史博臻)昨天举行的2019年市城市管理精细化工作会议透露,今年上海将开展立法研究,逐步建立架空线整治的长效管理机制。
去年上海超额实现116公里架空线入地与合杆整治,拔除9800多根立杆。今年再下“铁命令”:确保完成100公里整治任务,于第二届进口博览会举行前基本实现目标。基于现有整治成果,本市将开展立法研究,修订《上海市道路架空线管理办法》,起草《上海市道路立杆管理办法》和《上海市道路箱体设置管理办法》等政府规章,从源头控制道路上各类线、杆、箱、头的设置,并对回潮现象绝不手软:新增违规飞线一律剪断;新增违规立杆一律拔除;新增违规标牌一律清除;新增违规箱体一律拆除。
遵循景观化整治思路,上海重要商业区、景观道路、历史风貌区必须按照“隐形”要求设置井盖及各类箱、站,推进道路、外立面、景观绿化、灯光等同步改造,使公用设施与街区整体环境和谐统一。
另外,结合旧区改造和乡村振兴战略,上海今年将拆除2000万平方米违法建筑,重点类型违法建筑基本清零。拆违重点是保障国家和上海重大战略、重大工程的实施,尤其是上海自贸试验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示范区等区域率先实现违建清零。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寅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