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9年03月29日 星期五
8
文汇教育

本土人才、海归人才都是我国高校不可或缺的人才资源

重引轻育不可取 揽才切忌贴“标签”


    ■黄震

 

    如今,高校越来越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和青年人才的引进,海外博士毕业一两年的年轻人回国工作,一些高校可以给出正高职称、博士生导师的岗位,年薪超过四五十万元,有的还安排住房。

 

    而如果是国内  “土生土长”的青年人才,不仅收入低、职业发展空间小、职称晋升道路漫长,能获得的支持与奖励也寥寥可数——据粗略统计,国家青年人才计划支持的“土鳖”人数只有“海归”的一半。

 

    同是博士毕业,为何境遇差别如此之大?

 

    办好我国的高等教育,就要建设一支本土人才和海归人才同台竞争、协同发展的师资队伍,两者不能偏废

 

    本土培养的青年人才具有“扎根祖国大地”的天然优势,海归青年人才具有良好的国际视野,他们都是高校师资队伍不可或缺的组成。

 

    办好我国的高等教育,就要建设一支本土人才和海归人才同台竞争、协同发展的师资队伍,两者不能偏废。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大力从海外引进高层次人才,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了坚实基础。但目前,在一些环节中出现了“重引轻育”的倾向,有时因过分强调引才而出现了以“出身”论英雄的现象,应引起高度关注。

 

    据了解,海外青年人才一旦入选国家  “青年千人计划”,获得的支持力度非常大。除了国家给予的资助外,地方政府也会给予各种配套资助,一名海外博士毕业才一两年的青年人才回国工作,高校可以给出正高职称、博士生导师的岗位,年薪可达四五十万元,有的还安排住房。

 

    相比之下,国内本土培养的人才攻读学位学制长,毕业后在高校就业困难,一些高校在师资招聘时甚至存在“身份歧视”,非海外博士不要。同时,本土培养的青年人才在科研和职业晋升空间上能够获得的支持与奖励寥寥可数,有不断被边缘化的趋势。海归博士与国内博士的待遇差距在拉大,这对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重海外引进、轻本土培养,这种潜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优秀生源的流失,影响了我国研究生教育和科研的发展

 

    重海外引进、轻本土培养的趋势,使得一批有志于从事学术和科研工作的硕士生、本科生甚至高中毕业生远赴海外攻读学位,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留学热”。

 

    从国内名校近年来本科毕业生继续升学读研的情况看,近70%的学生选择了赴海外深造,优秀生源大量流失。而这些正处于创新高峰年轻人的“出走”,对我国研究生教育和科研的发展都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和科研实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等教育(包括研究生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科研实力迅速提升,不少领域已处于世界前列。我们要对国内的研究生教育树立自信,对我国的科技创新体系和科研水平树立自信,要相信国内一流高校的一流学科培养的博士生不比国外差。

 

    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的研究生培养制度、尤其是博士生培养制度,仍需进一步完善,这样才可能源源不断地为高等教育和科研提供合格的创新型人才。

 

    青年教师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未来,要高度重视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关心他们的工作、生活和待遇,淡化“帽子”和“标签”

 

    从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实际来看,如何推进海归人才和本土培养青年人才共同发展,已成为当前阶段的重要任务。尤其是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须从  “重引轻育”向  “引育并重”转变。

 

    建议相关部门加强政策引导,在各类人才计划的申报门槛上,淡化  “帽子”和  “标签”,做到“英雄不问出处”,以水平、能力和贡献作为衡量人才的唯一指标,并使之成为共识。呼吁各高校为海归人才和本土人才搭建开放、公平的竞争环境,论功行赏,按“绩”取“酬”,建立并完善以能力和贡献为导向的人才分类评价指标体系。

 

    相关人才计划应加强顶层设计,在引育并举上双向发力。目前国家  “青年千人计划”和国家  “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项目,分别针对海归青年人才和本土青年人才,但两个计划每年在资助人数和支持力度上还存在相当的不平衡,青年拔尖人才项目的资助人数只有“青年千人计划”的一半还不到。建议大幅提高国家  “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项目资助人数,并在生活、待遇等方面给予更多关心,让本土培养的青年教师看到更多希望,享受更多平等竞争的机会。

 

    人才是第一资源,我们要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提供有力的体制保障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这对我国高校双一流建设和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