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嘉旖通 讯 员 王子亮 郭心华
建猫舍、垃圾回收再利用,这两桩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近来却被上海阿姨巧妙变成了同一件事。在杨树浦路3061弄,上海阿姨们用旧衣物、废纸板等材料制作成猫舍,放置在流浪猫经常出现的地方,让这些流浪猫都能有家可归。
今年冬天,小区所在的定海路街道第四睦邻中心意见墙上迎来了一条特别的留言——希望能为流浪猫制作猫舍。这条留言一下子就为附近居民们打开了新思路。一直以来,小区的睦邻中心就有旧衣物回收改造计划。既然如此,何不利用这些旧衣物、废纸板为社区里的流浪猫安一个家呢?
想法很美好,但实施起来却并没有这么容易。居民们将家里的旧衣物、废纸板收集好后送到小区里的睦邻中心,但谁来动手制作猫舍呢?就在此时,社区里的一批阿姨妈妈们自告奋勇领了任务。尽管缝制衣物是她们曾经再熟悉不过的事情,但制作猫舍毕竟是头一遭。查架构、画草图……阿姨们俨然变身猫舍设计师,专注地制作第一个猫舍。
为了寻找到最适合猫舍的形状和材料,阿姨们整整花费了两天时间来准备。猫舍设计图完成后,她们就进入了紧张的制作环节,熟练地用直尺在纸板上划线、裁剪,拼起来刚刚好是一个等边三角体,符合小猫的身量。考虑到地面的湿冷,阿姨们还用细心剪好的正方形泡沫板做底,避免小猫与阴冷的地面直接接触。为了让猫舍更暖和、挡风,阿姨们还细心地在纸板外层缝制上了从家里拿来的旧布料。
虽是为小猫做的猫舍,但阿姨们的精心一点儿都没有打折扣,三角板外层的布料对称缝制,既不失活泼,又不会显得过于杂乱。整个猫舍框架搭建好后,阿姨们还在猫舍的入口处暖心地缝制了一个玩偶小熊,看上去颇为可爱。
不要小看这些制作猫舍的阿姨,她们之中还有“专业型”选手。从纺织厂退休的缝纫工张桂英就是其中一位。此次的猫舍搭建活动,张阿姨就是发起人之一。她说,制作猫舍既能发挥自身特长,还能做公益,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情。
据该小区睦邻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阿姨们对于猫舍的制作精益求精,制作完成后,还经常结伴去看看小猫在新家住得是否舒适,还你一言我一语说出自己对猫舍的改造想法:这个洞口还是有点小;猫舍的形状还可以做点改变……虽然流浪动物无法与人直接交流沟通,但就在这一点点的改变中,城市生活拥有了更美好的诠释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