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9年03月21日 星期四
2
要闻

从“出口加工区”到“综合保税区”,进一步提升经济密度实现高质量发展

名称之变将引发一系列制度创新


    ■本报首席记者 张懿

    从过去的“出口加工区”,到如今的“综合保税区”。昨天,漕河泾、奉贤两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完成升级。除了名称之变,综合保税区将引发一系列制度创新,最核心的改变,就是将过去以服务出口为主,转为统筹兼顾国内外市场,从而进一步提升经济密度,实现高水平发展、高质量发展。

    保税区、出口加工区——这或许是普通人最熟悉的两类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事实上,在我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还有四种——保税物流园区、跨境工业园区、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其中,综合保税区是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手续最简化的一类。从这个意义上说,漕河泾与奉贤相关园区的确实现了升级。

    为什么要升级?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海关特殊监管区最初制度设计的意图,是推动“两头在外”的发展模式,也就是强调原材料进口、产品销售出口。但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特别是国际市场疲软,以及国内经济快速发展,特殊监管区域内的产能出现剩余,服务能力也需要辐射、溢出。

    目前,上海共有五类十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总面积38.8平方公里。这些区域产业门类齐全,制造、物流、服务业联动效应明显。历年来,上海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进出口总值始终稳居全国第一,去年达1874亿美元。从经济密度看,在上海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每平方公里平均产生323亿元进出口总值,大大高于全国113亿元/平方公里的平均水平。

    在做大经济总量的同时,上海的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也一直在尝试将产业链向高端迁移。抓住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等机遇,它们着力发展生物医药、文化创意、高端制造等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进口替代的比重逐年上升。此外,以保税融资租赁、全球维修等为代表,一批高端“保税”服务业态也发展起来,成为产业生态的有机组成部分。

    蕴藏如此“高能量”的园区,如何进一步发挥其优势,弥补其不足,从而促进地区乃至国家的对外开放水平提升,值得谋划。综合保税区相关改革布局,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逐步明晰起来的。据介绍,升级后的漕河泾、奉贤综合保税区,至少会出现以下变化:

    其一,统筹国内外市场,加速形成加工制造中心。原先作为出口加工区,两个园区加工制造的产品无法向国内市场销售;但改革后,不仅区域内企业可以承接国内委托加工业务,也可以吸引其他制造企业入驻。

    其二,推动创新创业,集聚更多研发机构。综合保税区将发布一系列鼓励研发中心入驻的政策,包括进口货物免交许可证、耗材据实核销等。此外,那些符合条件的研发型企业,园区将直接给予最高的信用等级。

    第三,释放改革红利,推动服务业发展。下一步,上海将尽量用足国家政策,通过推进贸易便利化、创新监管模式等手段,在综合保税区内打造物流分拨中心、检测维修中心、销售服务中心,培育经济新动能。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