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编制实施发展规划纲要。这片“改革试验田”“发展样板间”令参加今年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倍受振奋,他们脑力激荡,关注产业发展、生态修复的上下游协同,更挂怀交通运输、民生福祉一体化。在他们的真知灼见中,“无限可能”正一点点有了具象的模样。
■本报特派记者 顾一琼
借鉴法国“大学区”,长三角尝试高教一体化
高等教育是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其一体化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发现,在长三角推进高教一体化有很多优势条件:沪苏浙皖三省一市高等教育理念相通、规模相当、水平可比,具有良好的对话合作基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教育改革与合作发展的指导意见》《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等文件也都强调统筹区域教育协调发展,在区域教育一体化建设方面率先探索。
他建议,借鉴法国“大学区”的思路,即突破现有省级行政区划,将整个长三角区域视为一个教育功能区,组建一个权威性管理协调机构,探索建立“长三角大学区制”,深入推进高等教育一体化;同时,建议以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为指引和参考,从教育公平、教育质量、教育开放等维度,重点设置学分转化与认定、课程开放、师生流动、科研合作、资源共享等指标,构建面向世界、引领全国、服务长三角的高等教育一体化指标体系。
让长三角实现跨区域办事“一次都不用跑”
如何让公共交通、政务、医疗等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各项服务在长三角区域内顺畅兼容?这是全国政协常委、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张连起关心的话题。
“区域一体化仍存在一些体制性障碍,如线下到线上连接不畅,无法线上证明‘我是我’,数据互通、技术相容存在区域性差异。”张连起举例说,省际间的“信息孤岛”大量存在,区域间的事项办理需要“多次跑”,时间及交通成本巨大。比如,小小一张公共交通卡就没有真正实现跨省跨地使用。
他建议,借助当下各地推行的“一网通办”模式,尽快打破地区之间的数据、信息壁垒,完成社保、医保、公积金等账户一体化管理,逐渐将应用部门扩展到工商、税务、征信等相对复杂的涉企领域。通过区域公共服务一体化,推动区域信息技术一体化,最终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社会服务一体化。
此外,建议长三角充分调动政府、企业的积极性,率先利用数字技术,如实名认证、人工智能、刷脸技术、小程序、区块链、云计算等,发挥“技术+模式”对经济、政务的引领带动作用,不仅解决“我是我”的认证难题,让长三角实现跨区域办事“一次都不用跑”,也为其他区域的公共服务一体化探索出一条数字化发展路径。◆下转第五版
(上接第一版)
养老、医保、急救长三角应尽快无缝对接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妇联挂职副主席黄绮发现,长三角各地的养老行业标准并不一样,“最简单的例子,有的省市以常住人口统计老龄化,有的省市按照户籍人口统计,各地在数据上不具有可比性。”
她建议,在长三角地区建设一个开放的养老服务市场,促进社会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有序自由流动,并推动信用体系互认、服务和数据共建共享,早日实现医保一卡通,以及养老补贴互相认可和流通,医疗急救系统也应当无缝对接。促进长三角区域内异地居住的老年人养老政策早日“通关”,为老年人自主选择合适的养老服务地点和服务方式提供便利和保障。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立长三角土地资源交易平台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来自安徽代表团的全国人大代表张莉发现,近些年,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财政继续保持对农村人居环境的投入力度;目前,应当进一步拓展农村人居环境的投入渠道,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升。目前,乡村土地整理出的土地资源通过“增减挂”成为乡村整治的重要资金来源之一;但是,受土地资源交易市场约束,土地价格有高有低。为此,她建议:建立长三角地区土地资源交易市场,促进区域内土地资源交易价格合理化,提高经济偏弱地区人居环境整治资金投入能力。
(本报北京3月10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