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9年03月04日 星期一
6
要闻

从园区到社区,创新气质品质生活兼得

市北国际科创社区规划配备近3000套租赁住房,让企业员工享有便捷的“10分钟生活圈”


市北国际科创社区将打造成为一个有温度的大数据产业创新区。(市北高新集团供图)

    ■本报记者 王嘉旖

    市北高新园区管委会日前对外公布了其编制完成的市北国际科创社区建设规划。根据规划,市北高新集团将为该社区配备近3000套租赁住房。社区内的白领将享受“10分钟生活圈”所带来的便捷体验。

    从园区到社区,一字之差的背后是人们对科创园区理念的巨大变化。过去,科创园区在意的是一幢幢办公楼宇以及能产生的经济效益,而如今,科创社区则更注重办公、学习、居住、娱乐的融合体验。

    构建包罗万象、互相促进的创新系统

    作为首个上海市大数据产业基地,市北高新园区已被列入未来上海“3+5+X”重点发展区域,成为《上海市产业地图》聚焦融合性数字产业发展的核心腹地。位于市北高新园区东部的市北国际科创社区是静安区“一轴三带”发展战略“中环两翼产城融合发展集聚带”北侧的核心区域。

    在这里,规划者想要构建一个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系统。刚刚萌芽的初创企业可以在这里找到适合脑力激荡的共享办公区域。中型企业能入驻设施齐全的高档办公楼宇,享受一站式服务。而行业龙头企业则可以搬入拥有独立屋顶花园的区域内办公。

    一个包罗万象、互相促进,既有“蚂蚁”也有“大象”的“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系统就此形成。这个创新生态系统也将成为吸引全球创新企业、创新平台聚集的重要枢纽。

    多元功能让硬朗的科创社区变柔和

    打破了办公、生活相分离的传统模式,被重新构建的科创社区可以全天候满足各类人群的个性化需求,酒吧、咖啡厅、餐厅、西式简餐、幼儿园、星级酒店等设施一应俱全。科技感十足的数脊、沿着时光足迹延伸的云廊以及烟火气十足的生活街道,这些细节使原本硬朗的科创社区变得柔和起来。

    此外,建设中的科创社区还将践行低碳节能理念,包括大量建设折叠草坡、立体垂直花园等。为了应对高密度开发带来的大量人流、交通流,市北国际科创社区还将建设互联互通的交通体系,最大限度提升通行效率。比如,设置地下人行通道,直接将人口导入各个区域,避免交通拥堵。

    融合“加州硅谷”创新与“巴黎左岸”生活

    市北高新园区的前身是一个老工业基地,包括彭浦机器厂在内的工业遗存建筑,见证了上世纪现代工业文明的兴盛,也是一个个重要的历史文化符号。

    “我们不是将这些历史建筑简单拆除,而是要把它们保留下来,改造成博物馆等设施。”在市北高新集团总裁陈军眼里,正是这些工业遗存才让整个科创社区变得更具历史韵味。

    漫步社区,这些历史建筑化为咖啡馆、博物馆、社区服务中心,让人们领略到旧时光的魅力。同时,一部分历史建筑也将充分与社区内的办公区域相结合,使整个社区既具“加州硅谷”创新气质,又有“巴黎左岸”生活韵味。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