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鹏
新学期伊始,杨浦区教育学院实验小学坚持了近10年的晚托服务又“升级”了:将原有的免费课后服务从下午5点延时到6点,方便家长下班后也能接孩子。这让双职工家庭大舒了一口气:“晚托服务延长一小时,‘三点半难题’这下算是彻底解决了。”
3月20日起,这样的升级服务将向全市公办小学推广。日前,上海市教委、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本市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提出免费延时晚托服务的要求。这一惠民之举进一步回应家长对于小学生放学后校内看护的需求。
孩子下午三点半放学,双职工家长还在上班,“放学谁来接娃”一直都是家长们的心头难。为此,上海自2010年开始,逐步在公办小学试点推广放学后看护服务。2014年,市教委要求将这项服务逐步扩大至所有公办小学,服务时间一般为放学后到下午5点。
近年来,为了满足家长对孩子全面发展的更高期待,上海于2017年出台《关于在本市小学试行“快乐30分”拓展活动的通知》,在小学逐步推行丰富多彩的课后校内兴趣公益活动。
尽管目前上海已有约98%的小学开展了公益晚托服务,但仍无法满足相当部分双职工家庭的需求:“家长五点下班,赶到学校路上还得花时间,晚托班能否关得再晚一点?”
针对这样的需求呼声,上海近日出台规定,要求全市公办小学和有条件的民办小学在原有晚托服务基础上,延长服务时间至下午6点。静安区教育局副局长孙忠介绍说,在坚持“政府主导、学校负责、多方参与、因需提供”原则的基础上,区内公办小学将为确有需求的学生继续提供下午5点至6点的免费校内课后服务。此外,学校的体育、教育设施向社区开放的时间也延长至傍晚6点半。
晚托班服务延长后,如何丰富这段放学后的时光?市教委表示,除了安排学生做作业、自习、课外阅读等活动之外,也可开展劳动教育和体育、艺术等活动,但不得作为学校教学的延伸,不得组织或变相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教学或补课。
市教委还表示,各区将开展课后服务工作所需经费纳入年度教育经费预算,在区财政教育经费、市对区财政教育转移支付中予以保障落实。各区要优化绩效工资区域统筹部分的分配,向开展课后服务积极主动、效果突出的学校适当倾斜,并将服务态度、工作量和工作实绩纳入教职工绩效考核管理,在绩效工资分配中加大奖励力度,充分发挥其激励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