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第一,学生全面发展以健康为基,上海市新农学校始终将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作为办学要义和育人关键。
新农学校没有把学生身在农村就会有强健体魄作为轻视体育的理由,也没有一味为了学业成绩而挤压体育课程和体育工作的空间,而是深知体育的健身属性、体育文化的育人内涵以及体育课程的锻炼价值,坚持“健康第一,全面育人”的指导思想,以“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的核心理念为引领,把提高学生身心健康素质作为学校体育的基本目标之一,以“小学体育兴趣化、初中体育多样化”课程改革为契机,提升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促进体育课教学质量的提高,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体育意志和体育能力,全面推进体育转型发展和内涵发展。
如今,“让运动成为习惯,让生命更加精彩”的学校体育工作理念深入人心,以足球特色项目为抓手,深入开展“两化”课程改革试点的探索与实践,在体教结合背景下引进“马术”“拳击”运动,成效显著,适合远郊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的科学、完善的体育教育课程体系基本建立。别具一格的校园足球操、校园足球联赛学生参与率达100%,2018年1月,学校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引擎发动:体育课改“一马当先”
“我们虽然是远郊农村学校,但体育课改不能缺席”,新农学校经过一番观念的碰撞和冲击,毅然抓住机遇,选择申报体育课改试点。
2015年8月,新农学校被市教委命名为上海市“小学体育兴趣化”和“初中体育多样化”课程改革试点学校,以足球特色项目为抓手,深入开展“两化”课程改革试点的探索与实践,打造活力校园。
针对学段,确立目标
新农学校围绕体育改革的主旨,“小学体育兴趣化”使小学生从“玩”开始,进行主题式、游戏化教学,提高学练兴趣,让学生乐于参加体育活动。“初中体育多样化”使初中生在巩固兴趣的基础上,运动能力和自主健身能力得以提升。
同时,学校通过改变传统的体育教材内容配置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探索建立远郊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完善的体育教育课程体系和可操作的运行机制。
变革体育,拓展空间
学校根据体育课改的要求,结合校情,将以往的“3+2”模式改变为2+1+1+1,即2节体育健身课、1节特色项目足球课、1节乡土体育课、1节体育活动课(兴趣自主走班),并依据“三课两操两活动”和“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原则,统筹安排。2018学年,新农学校又根据市教委课程方案,调整小学一至三年级4+2模式为3+1+1+1,即3节体育健身课、1节特色项目足球课、1节乡土体育课(三年级为拳击课)、1节体育活动课(兴趣自主走班)。
将“兴趣化”“多样化”的实践探索延伸到体育大课间活动,学校大刀阔斧改革“40分钟的大课间活动”,以推广足球兴趣和基本技能为核心,每位学生掌握两项技能为目标,打造“快乐足球40分钟”。学校还把课改“阵地”扩展到体育运动会,在保持跑、跳、投等传统田径项目的同时,结合国家体质测试,拓展“15米折返跑”“仰卧起坐”等运动会竞赛项目,在“兴趣化”和“多样化”上做文章,提升了体育运动的水平。
同时,学校增添体育设施,优化健身环境,近2年添置了能遮阳挡雨的“膜结构”、拳击设施、体质测试设备、引体向上专用架等许多体锻器械,还自制了趣味足球门,为促进体育的“兴趣化”“多样化”发展提供良好保障。
变革教学:激趣增能“大显身手”
新农学校通过变革体育教学方法,提升体育内涵,起到激发体育兴趣、提高锻炼能力的作用。
激趣多样,优化教学
“小朋友们好,今天麦咭姐姐带大家去闯关寻宝好吗?let's go……”老师变身为卡通麦咭,一位位小朋友带着足球变身为“闯关勇士”,这是王茹佳老师执教的二年级《不同部位运球》展示的“激趣多样”的体育课堂的一幕。
设置各种关卡,通过“麦咭闯关寻宝”的情境,引导学生用智慧和勇气去应对考验,激励他们不断通过踩球、运球和传球考验,最终闯关成功获得愿望宝藏。在教学上逐渐增加难度,层层递进,让学生在玩中学习,激发学练的积极性和提高技能闯过更多关卡的欲望。
小初衔接,探索有方
新农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在学段衔接上相对区内兄弟学校而言有独特的优势。在小学阶段尝试体育“兴趣化”教学的同时,融合“多样化”教学方法,注重体育游戏融入、注重集体性趣味运动游戏开发,激发了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培养自我健身意识。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则融入各种弄堂游戏、民族传统游戏,有利于学生运动兴趣的激发和保持,关注技能学习、体能发展和品格培养。“野马分鬃、云手、左揽雀尾……”和着“高山流水”的音乐,八年级学生在脚内侧传接足球课时打起了“太极足球”,激发运动兴趣,提高身体舒展能力;结合民族传统弄堂游戏,如造房子、丢沙包、跳皮筋等,提高人体的协调能力、判断能力,与小学的“兴趣化”教学衔接。
体育课改让新农学校学生的体质整体上了一个台阶,2015年学生国家体质测试,初中学段进步凸显,综合成绩由第13名跃居至第9名,2016年又升至第6名;2016年体育中考,全区22所初中位居第六,得到区教育局绩效嘉奖。
做强做大:特色活动“足下生辉”
新农学校采用做强足球、做大其他项目的办法,将体育课程兴趣化、多样化落到实处。
足球运动,人人上阵
在体育“两化”的校本探索中,学生人人有足球、个个会踢球,学生对足球的兴趣和热爱与日俱增。在此基础上,学校组建了3支足球校队(男子足球1队、2队,女子足球队),共有70多名队员参加日常训练,足球队梯队化建设日益完善。一路汗水,一路欢歌,学校荣获2016年金山区校园足球联盟学校冠军杯赛亚军、2017年上海市阳光体育大联赛“千校万班”足球小达人技能竞赛U9、U11一等奖、金山区“红豆月子湾”杯2017“我们的孩子足球邀请赛”U13、U11冠军和季军;近年来,学校共有10多名队员入选金山区U9、U11足球精英队,其中2名学生入选区精英队参加市青少年足球赛,1名学生入选区精英队赴四川成都参加全国青少年足球赛。
通过足球运动,学生既强壮体魄,又促进了全面发展,快乐参与、快乐体验、快乐成长。梁宇翔同学在浓郁的足球文化氛围中慢慢喜欢上足球运动,在班级、年级组足球联赛中逐渐脱颖而出,成为校队主力队员,为学校获得市、区级比赛荣誉立下汗马功劳,被上级足球特色学校提前录取。校队主力陈柯同学,在“拼搏,成就梦想”的足球精神激励下,各方面进步显著,上学期荣获学校“进步之星”。
引入项目,频出实招
在金山区体教结合的背景下,新农学校在做强足球项目的同时,不断引入新的体育项目,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7名特长学生参加了《马术》课程学习,在马场,学生在上海马术运动场专业教练的指导下,通过盛装舞步训练学习,掌握备马、牵马、遛马要领。2017年暑期,陆文慧同学第一次参加上海市青少年马术锦标赛暨上海市“爱久杯”马术公开赛,就获得了场地地杆项目第八名的好成绩。
新农学校还外聘专业教练开设《拳击》《跆拳道》等课程。特别是《拳击》课程,面向三年级全体学生普及,每周1节。经过一年的学习,有兴趣的学生经选拔还组建了“拳击”社团,聘请专业教练课余开展深度训练。李林娟同学说:“打拳击,不仅让我的身体越来越棒,而且使我自信心越来越足,让自己变得坚强,碰到困难时勇敢地把困难打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