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法国民众17日在首都巴黎及部分外省地区参加抗议活动,纪念“黄马甲”运动发起3个月。分析人士认为,面对来势汹涌的抗议浪潮,法国政府采取了应对措施,民意和舆论也出现转向。“黄马甲”运动目前虽有缓和之势,但最终走向仍不明朗。
法国舆论普遍认为,从表面看,去年11月中旬开始的“黄马甲”运动导火索是马克龙政府计划上调燃油税,深层原因则是经济增长乏力、民众获得感缺失、财富分配不公等长期存在的沉疴顽疾。而法国政府一直未能及时有效化解社会矛盾。
马克龙政府从两方面采取对策。一方面,马克龙政府不仅放弃了上调燃油税的计划,还宣布了一系列增加福利的措施,并放低姿态承认未对民众呼声作出及时和有力的回应,以安抚民意。另一方面,马克龙政府1月15日在法国西北部厄尔省正式启动为期两个月的全国辩论,以凝聚法国社会对推进改革的共识。
法国舆论分析机构BVA分析师赖斯特罗汉表示,马克龙通过全国辩论这一参与性较强的途径,倾听民意,密切与民众的联系,赢得一定支持。
面对无休止的“黄马甲”运动,法国民众态度正在发生变化。法国民调公司艾拉贝13日发布的最新民调显示,56%的受访者表示“黄马甲”运动应该停止。这是反对“黄马甲”运动的声音首次超过半数。此外,法国舆论也发生明显转向,反对和批评“黄马甲”运动的声音高涨。
分析人士指出,“黄马甲”运动中频现的暴力行为已偏离抗议活动的初衷,引起民众反感。此外,抗议活动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开始显现,引发公众普遍担忧。
目前,“黄马甲”运动呈现颓势。据法国内政部提供的数字,2月16日全法抗议游行人数约41500人,大大低于去年11月17日“黄马甲”运动爆发时的28万多人。分析人士认为,目前马克龙政府只是改进了与民众的沟通方式,仍然缺乏有效的具体举措,能否彻底平息抗议活动仍是未知数。
“黄马甲运动”持续至今,跟一些政治势力的支持利用不无关系。一方面,法国多个政治势力在背后煽风点火,试图借助“黄马甲”运动拉拢人气,积蓄力量。另一方面,欧洲民粹主义势力与“黄马甲”运动合纵连横,遥相呼应。意大利副总理、民粹主义政党五星运动领导人迪马约5日在巴黎郊外会见了“黄马甲”运动参与者,一度引发两国外交风波。由此可见,“黄马甲”运动已经超出最初的范畴,日趋复杂化,何时偃旗息鼓仍有待观察。
新华社记者 徐永春 应强
(据新华社巴黎2月1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