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
刚刚收官的春节档迎来了开门红,不仅刷新了票房纪录,而且也让观众看到了中国电影类型的进一步丰富。不过,此前备受关注的成龙主演影片《神探蒲松龄》,票房和口碑却远远未达预期,爆出小小的冷门。
有花甲之年依旧拼命演戏的成龙、《聊斋》又在中国家喻户晓、再加上成熟的画面合成技术,投资数亿元的《神探蒲松龄》看上去手握的每一张牌都具备足够的市场吸引力,为何档期内却没能取得1+1>2的效果?
“成龙演大文豪谁信。”此前成龙的一句玩笑话,与其说是一语成谶,不如说是点中了当下影视改编要害问题所在——仅有话题和流量明星的市场效应,撑不起传统文化改编的票房和口碑。
成龙和他的风格是否符合蒲松龄的形象定位,经过这个春节档很多人已经有了答案。不能否认成龙在银幕上有着精彩的表现,这些年的贺岁档期他也推出过不少叫好叫座的影片。虽然他在尝试转型,但是他在观众“集体审美”中的形象依旧是轻松幽默居多,这和在集体审美中同样强势的“聊斋”“蒲松龄”形象显然有一段距离:现实中屡试不第到老才成为贡生的蒲松龄,印在中国观众心中最深的形象,莫过于此前电视剧《聊斋》开篇中那个手持灯笼赶夜路、就着烛火写书的样子。
同时,影片中几个看似熟悉的故事组成的“新编”,偏离了观众重温经典的期待,颠覆了很多人的电影和文学记忆。
为什么蒲松龄的名字前面多了“神探”二字?影片中的蒲松龄成了阴阳判官,手握一支神笔,带着一群帮手去捉拿妖怪,并遇上了“倩女幽魂”故事中的小倩和宁采臣,只是宁采臣和燕赤霞不仅是同一个人而且还是妖怪。一头轻松捉妖,一头苦情恋爱,这样的大尺度改编和融合,很难看出“神探”的用意,也被不少观众戏称为影片改叫“蒲松龄捉妖记”可能更为恰当。
不难看出,虽然演员、题材、投资、技术都具备档期“票房担当”的条件,但是“碎片化”集合方式,让每一张看上去很好的牌没能发挥组合优势,或给影片减分,或让影片输在了起跑线上。近年来也有相似的案例,尤其是将文学经典当作叙事资源进行电影改编时,类似成龙演大文豪的不自信和神探加蒲松龄的生硬组合,都曾引发圈里圈外的热议:诸如遣唐使爱过杨贵妃、孙悟空与“狐妖”之间生出爱情等。有影评人说,一部影片看下来,除了场面、段子,就是明星面孔,剧情和人物几乎没有印象,情感共鸣和审美体验更加无从谈起。
让优质资源“好牌”发挥组合效益,需要回到电影创作的本源——讲好故事。讲好故事,尤其是讲好具有中国审美和价值的故事,越发成为中国电影叙事空间拓展的重要探索方向。随着近年来国内电影市场与电影工业的长足发展,观众对特效大片的崇拜已经淡去,在仰视变平视的过程中,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名著经典的改编,将以中国电影特有的类型面对观众,成为面向世界的中国故事讲述者。而作为这个时代的电影创作者,用好传统文化资源,讲述属于自己这个时代的故事,才能更好串联起资金、技术、人才。有了好故事,电影就不仅是大众消费的文化快餐,也可以是影像时代传承美创造美的艺术;不仅是越发科技化的产品,而能成为民族审美和精神的视听艺术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