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席记者 张懿 顾一琼
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人工智能将为世界带来革命性的技术变革。目前,上海正在打造人工智能高地,但在几位市人大代表看来,人工智能时代,上海的人才策略不能仅仅瞄准“形成人工智能人才高地”,而要尽早研判人工智能对就业岗位的影响,并完善相应的教育和职业人才培养体系。
市人大代表、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唐玉光表示,麦肯锡公司等专业机构就人工智能技术对未来的就业影响发表了报告,结论基本接近——人工智能被普遍认为会对目前许多就业岗位造成影响。上海在发展人工智能的同时,不仅需要关注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和集聚,也需要对受新技术影响的就业群体给予关注。
唐玉光认为,目前《上海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上海市人才发展“十三五”规划》即将到期,结合新的中长期人才规划和“十四五”人才规划,上海应该将人工智能的全方位人才规划列入其中;也可组织相关部门展开专题调研,在本市抓紧起草制订专项的人工智能人才发展规划。
针对人工智能中高端专业人才,唐玉光建议上海在制订人才高峰工程行动方案时,可以将人工智能专业列为重点,给予政策扶持,吸引全球人工智能专家来上海创业、就业,并加大对创业人才的帮扶力度。在高校,要加强人工智能专业建设,改变目前开设人工智能专业的高校偏少的状况。
对于大部分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岗位来说,唐玉光赞同许多行业专家观点,认为在人工智能背景下,机器替代劳工的趋势正在加速,或许会接近“奇点”。为此,从对广大就业群体的职业安全和整体社会稳定考虑,他建议市相关部门应开始就“自动化”和“智能化”对就业的影响展开监控,直面人工智能对就业的挑战,思考人工智能影响下的职业培训体系,着手研究和调整职业培训内容,帮助普通劳工顺应技术和劳动市场的变化。
市人大代表、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张辰的观点与唐玉光接近。她认为,人工智能可能打破原有的产业结构,形成智能化的工作模式,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会让一部分人面临职业风险。为此,张辰建议上海尽早预判研究,结合上海就业人口的年龄、学历和技能等状况,提出5至15年的应对计划。同时,尽早研究以政府为主导、健全的就业服务制度,建立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着眼于培育新一代适应人工智能时代发展的人,唐玉光表示,上海基础教育水平居世界前列,具有发展新技术教育的良好基础。为了“从娃娃抓起”,教育部门在设计基础教育课程时,应该在培养方案中将人工智能学科的基础性知识纳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