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巴西利亚记者张峻榕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委内瑞拉危机由来已久,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层面各有其深刻根源。随着近日美国“直接出手”,国际社会的“倒马派”和“挺马派”日渐分化并反作用于委内瑞拉形势,使得委内瑞拉局势更加紧张。
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25日表示,他愿意与反对派对话,欢迎联合国安理会应美国提议讨论委内瑞拉局势。他同时表示,虽然委政府中断了与美国的政治和外交关系,但仍将保持与美国的经济和贸易关系。
委内瑞拉议会主席、反对党人士瓜伊多23日在一场反对党支持者集会活动中自封为“临时总统”。现任总统马杜罗随即指认反对派发动“政变”。24日,委司法部门和军方纷纷表态支持马杜罗政府。
尽管握有司法部门和军方的支持,政权之争在委国内引起的动乱却着实令人心惊胆战。据当地媒体报道,在过去几天的抗议中,已发生数十起伤亡事件。委内瑞拉国防部表示,安全部队已逮捕了27名国民警卫队成员,他们此前涉嫌对抗政府。这表明,军方在表明支持马杜罗政府的同时,维持社会治安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
观察人士认为,委内瑞拉军方的立场,将直接对国内局势产生决定性影响。
俄美领导人表态针锋相对
眼下,委内瑞拉问题真正引起国际社会关注的,是其引发的美俄等国阵营划分与国际对峙。
在瓜伊多宣布“自立”当天,白宫就发表声明,称特朗普“正式承认”瓜伊多为委内瑞拉“临时总统”,称马杜罗为“前总统”,并表示美国将继续动用经济和外交力量向马杜罗施压。
对此,马杜罗政府23日当即指认美方策动“政变”,并宣布即日起断绝与美国的外交和政治关系,要求美方外交人员72小时内离境。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当天回应称,美国将保持与委内瑞拉的外交关系,但系“与‘临时总统’瓜伊多的政府往来”。
即便如此,美国24日仍做出了“撤离决定”。美国国务院指示,驻委内瑞拉大使馆从事非紧急事务的外交官及家属撤离该国,并“强烈建议”在委美国公民考虑搭乘合适的航班撤离。
与此同时,墨西哥、乌拉圭、古巴、玻利维亚、尼加拉瓜等拉美左翼国家则明确表示支持马杜罗政府,土耳其、伊朗等国也相继表态支持。当下马杜罗的头号高调支持者,则是近期与委合作关系日益密切的俄罗斯。
俄罗斯政府24日呼吁由委内瑞拉人自主化解政治危机,反对外国“破坏性干涉”。俄外交部声明称,在“蓄意和精心策划”下,委内瑞拉出现“二元政权”,美国“立即承认”瓜伊多,旨在加深委内瑞拉社会分裂,搅乱委政局,使冲突升级,完全无视国际法。
俄外交部同时呼吁,国际社会推动委内瑞拉对立政治势力达成谅解,反对外部干涉,并警告美方不要进行任何军事干预。
大多拉美国家“动口不动手”
对于美俄在委内瑞拉问题上针锋相对的架势,有评论人士认为,委内瑞拉极有可能成为美俄地缘政治博弈的一个“新战场”。实际上,美国近期频繁采取激进措施,加紧对马杜罗政府施压,很大程度上也是受俄罗斯刺激所致。
2018年12月,马杜罗访问俄罗斯并会晤普京,其间俄方承诺向委内瑞拉能源和矿业投资共计60亿美元,向委方出口60万吨小麦,并对委方装备的俄制武器提供修缮和维护。访问结束后数天,俄方两架战略轰炸机抵达委内瑞拉,与委举行联合军事演练。
俄罗斯在危急时刻给予马杜罗支持,导致美国高度紧张。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借赴巴西参加总统就职典礼之际,在拉美右翼国家间到处游说,以取得对委问题的一致态度,以最快速度并在最大程度上遏止俄力量在拉美的增长。
然而就大多数国家而言,对于委内瑞拉问题大可“动口不动手”,静观其变。在这一点上,不仅欧盟各国的表态颇显谨慎,即使是同属拉美地区的巴西、阿根廷、秘鲁等右翼国家,同样停留在对瓜伊多的口头支持层面,尚未采取激进措施。
即使拉美右翼国家是坚定的“倒马派”,但在部分问题上仍与马杜罗保持着一定程度的默契——虽然表态支持瓜伊多政府,但马杜罗却并未对任何一个拉美国家采取激进措施,而后者也只是相对乖巧地喊喊话,不再过多招惹马杜罗。
这一现象主要有两方面因素:一是拉美大多数国家都有委内瑞拉的大额债务问题,过激表现极有可能迫使马杜罗“不认账”;二是大多数拉美国家至今仍对美国这个强势邻居有所忌惮,特别是在军事干涉方面,招来美国军队或许能解决委内瑞拉问题,但请神容易送神难,与其引来不可控的威胁,还不如稍安勿躁,静待委内瑞拉发生变化。
(本报巴西利亚1月26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