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沈湫莎)记者昨天从上海科技馆获悉,经过两年多的施工建设,上海天文馆(上海科技馆分馆)已完成主建筑及附属建筑的结构验收、钢结构大悬挑卸载等关键节点,正在全面推进外幕墙工程和内部精装修工程,预计今年下半年建筑安装工程竣工,2020年底展示工程基本完成,2021年择期开馆。
上海天文馆是我市“十三五”时期重大市政文化公益项目和重要科普基础设施,也是服务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举措。它位于浦东新区临港新城临港大道与环湖北三路口,总用地面积5860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8164平方米,建成后将成为全球建筑面积最大的天文馆。
上海天文馆在建设过程中攻克了众多技术难关。其中,大悬挑钢结构非常罕见,是目前全国最大的悬挑钢结构。球幕影院为直径约27米的钢结构网壳桁架结构,主管的管径和曲率半径不一,加工时需要对球体网壳进行预拼装,然后再拆成单元桁架进行现场分段吊装。
上海天文馆建筑设计体现了“天体”及“轨道运动”的概念。在工地现场可以看到,建筑体以弧线始发,一系列螺旋带状物围绕着整个建筑,圆洞天窗、倒转穹顶和球体作为建筑内的三个“天体”,相互之间处于动态轨道关系之中,使得建筑通过太阳光影的变幻成为一台可以展示时间的天文仪器。主建筑外的景观区域还设计了四条螺旋形步道,向外自然延伸出去,象征着星系的旋臂,并与外围的“星空之境”公园自然融合。
目前,上海天文馆展示工程也已基本完成整体规划设计,主展区分为“家园”“宇宙”“征程”三个紧密相连的部分。此外还有“中华问天”“行星乐园”“航向火星”特展区和临展厅等。特别设置的太阳塔可在白天实现太阳的多波段观测,通过专业级的光学设备展现高清晰度的太阳黑子、日珥、耀斑等影像;一米望远镜可在夜间带你欣赏极高清晰度的月面、行星和难得一见的美丽深空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