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君珏,原名黄维祐,1912年生,湖南湘潭人。1927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在长沙从事妇女工作。马日事变后,她离开长沙,只身来到上海。后就读于复旦大学经济系。在校期间,她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被选为学生会委员,曾组织领导复旦学生到南京请愿和营救被捕学生的运动,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4年,黄君珏参加了远东情报局的工作。1935年,由于叛徒出卖,该组织受到破坏。黄君珏机警地掩护另外两名同志脱险后,自己却不幸被捕,被判7年徒刑。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后,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八路军武汉办事处将黄君珏保释出狱。1939年,黄君珏被派到太行根据地工作,先后在太行文化教育出版社、华北《新华日报》社任总会计兼管委会秘书主任等职。1942年华北新华书店成立,兼任审计室主任。为了便于工作,她将出生才三天的独生子送到老乡家寄养,从此孩子再也没有见过自己的母亲。
1942年5月,日军对太行山根据地发动残酷的“五月大扫荡”。黄君珏和华北新华书店的同志在转移途中与敌遭遇,经过战斗后化整为零,分散隐蔽。6月2日,黄君珏和两个女同志隐蔽在辽县庄子岭的一个山洞里,被日军包围。狡猾的敌人在洞口架柴放火,浓烟顿时弥漫了整个山洞。黄君珏毅然冲出洞口,举枪打死两个敌人,然后飞身跳下悬崖,壮烈牺牲,这一天正是她30岁的生日。
新华社记者 帅才
(据新华社长沙1月2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