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祝越
当前,上海各区进入“两会”时间,解决“如厕难”成为不少区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民生热词。各区将依法依规,精心组织,共同协作,有计划、有秩序地推进解决居住类房屋居民“如厕难”问题。面对房屋结构不佳、管道排布难等难题,各区提出,挨家挨户进行“梦想改造”,实现告别手提马桶梦想的同时,也体现绣花针般管理的温情。
去年初,静安区房管局经过排摸统计,区内繁华区域存量居住类房屋“手拎马桶”改造户数共为3318户。过去一年,一个个倾倒马桶用的“小倒口”完成了“历史使命”,1502户居民装上了现代化卫生设施,改造完成数占总户数比为45.3%。
根据多年的改造经验,区房管局的赵清知道这一改造的难度:无卫生设施的房屋基本都是旧里,居民居住密度大,房屋自身问题导致技术上受客观条件限制,改造问题一时难以全部解决。
为应对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静安区研究设计了以“一平方米马桶”工程为主的多种实施形式,根据 “居民自愿、政府扶持”原则,在居民室内将污水管道通过外墙排入弄口简易化粪池或下水道。
在房屋条件和室内空间允许的情况下,工作人员上门根据居民不同户型,现场测量,整体设计,工厂定制,安装整体卫浴,包含坐便器、淋浴、洗漱台盆等设备。
对于实在没有条件的房屋,静安区还探索将相邻区属单位等的长期闲置用房,改造成临时独用厕所,供居民就近使用。
今年,这样的改变在全市不少地方发生着:虹口区在桃源里、晋阳里等开展厨卫设施综合改造试点项目;黄浦区想方设法“螺蛳壳里做道场”,实施住宅修缮工程,重在“消灭”手拎马桶与整修公共厨房,整个“综合厨卫工程”的受益居民超过一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