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9年01月09日 星期三
4
专题

专家眼中的上海教育综改新亮点


沙军
张民选
汤林春
郭扬

    刚刚过去的2018年,是上海教育砥砺奋进的一年,教育综合改革蹄疾步稳,各项教育事业不断取得新进展、新突破。

    回眸2018年,听听专家对上海教育综改新亮点的解读。展望2019年,乘着改革开放再出发的东风,期待上海教育谱写更加精彩的新篇章!

    沙军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深化“三圈三全十育人”

  推动立德树人新发展

    2018年,教育部党组在沪召开现场推进会,向全国推广上海“课程思政”模式;2018年,上海入选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是全国5个省级示范区之一;2018年,上海高校创新课堂形式共上“同一堂课”,启动开展“千万师生同上一堂课”活动,并由此延伸创新打造“实体课堂”“空中课堂”“行走的课堂”,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耳入脑入心……

    这一年,上海教育系统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要论述,牢牢把握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提出“三圈三全十育人”理念,即内圈聚焦第一课堂育人主渠道,落实全员育人,中圈聚焦素质教育第二课堂、网络思政第三课堂,落实全过程育人,外圈聚焦“开门办思政”,落实全方位育人,构建校内校外合力育人格局,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更上一层楼。

    课堂是育人主渠道,重点是深化以思政课为核心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课程思政”成为上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靓丽名片。在多年积累的基础上,上海已逐步形成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核心,以“中国系列”思政选修课为拓展,以综合素养课为支撑,以专业教育课为辐射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使所有课程都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承担育人使命。截至目前,上海每所高校已至少建设1门“中国系列”课程,累计建设课程超过70门。同时,从市级层面建设1000多门综合素养课、3000多门专业教育课,实现各类改革课程全覆盖。

    在第一课堂育人中,狠抓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教师育德意识、育德能力的培养。如,“改革先锋”于漪老师的先进事迹成为所有新入职教师必修的师德必修课程;“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钟扬的事迹被排演成话剧在高校巡演;《钱学森》《李国豪》《钱宝钧》等校园原创大师剧成为新时期高校开展师德教育、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有效形式,大师们的高尚师德、人格魅力,成为新时代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载体。沪上高校成立了党委教师工作部,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强化教师纪律约束,明确教师职业行为规范,促进广大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狠抓教师培训,开展课程思政高级研修班,全年市级层面累计培训500余名二级学院院长,同时各校校级培训如火如荼开展。

    素质教育第二课堂和网络育人第三课堂是打通校内育人“最后一公里”的关键所在。各高校积极整合校内育人资源,从体制机制改革上发力,调动各类育人资源参与育人,着力落实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如同济大学为每个本科生宿舍楼配备了研究生兼职辅导员,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开展教育、管理、服务活动,实现思政教育全过程覆盖。各高校扎实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着力抓好教师党支部建设,实施“双带头人工程”,不断提高教工党支部的战斗力。如上海健康医学院建立了以校外专家、学校领导、校内专家三位一体的“班级导师团”,为学生解疑释惑,提供思想引领与成长成才服务。

    在第二课堂的文化育人环节,积极落实“文创50条”,打造上海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品牌的过程中,注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行动计划和“校园文化传承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书法篆刻进校园”、三大军乐团进校园、“非遗”进校园,建立若干传统文化教育基地,举办若干文化育人品牌活动,增强高校师生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

    2018年,上海高校继续推进网络思政育人。如“易班网”进一步强化“内容供给”,打造了集“新生入学教育”“形势与政策教育”“思政理论课教育”“党员教育”“大学生职前思政教育”等成熟的“互联网+思政教育”的服务体系。“易班优课”已覆盖全国29个省区市、500多所高校的300多万实名注册师生,汇聚6万多个教学课件、8000多部课程视频,500多万次下载,打造了覆盖全国的网络思政教育资源生态圈。

    开门办思政既是整合社会资源服务高校育人需要,也是高校优质思政资源主动输出,服务社会的使命所在。一方面,推进大中小幼德育一体化,积极探索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向下辐射,增强大中小幼德育交流共享,实现不同学段德育的纵向协同,构建全社会关心支持大中小学育人的大思政德育格局。例如,有序推进场馆物资、人才资源向高校汇聚,形成爱国主义、传统文化、生态文明教育、艺术教育、志愿服务等教育系列资源图谱;通过“领导干部上讲台”“院士校友进校园”“英模劳模进校园”“开学第一课”等活动,搭建校外各行各业优秀人才参与高校思政的“立交桥”;积极探索建立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体系,拟定工作标准、建设实践基地,五育并举,推动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横向融合。今年松江区举办中小学生劳动技能竞赛,设置布艺、木工、Inventor实体设计、金属加工和电子控制技术等7个比赛项目,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促进学生弘扬工匠精神,提高劳动技能素养取得很好效果。

    另一方面,大力推进校内外德育一体化,实现高校思政工作溢出效应,推动高校参与区域化党建、参与地方社会治理,调动智库专家学者积极性,为党和政府出谋划策,进一步深化学研产协同、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更好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建设。联合市党建服务中心、阿基米德FM、人民网上海等多家单位,推出“奋斗吧,我和我的国”音频、视频直播课,让思政课走出校园,打造生动、有用、边走边听的课堂,特别是以音频、视频形式将党的创新理论讲给社会大众,取得积极效果。11月下旬,沪、浙、苏、皖15城市发起成立“长三角地区中小学德育工作联盟”,突出机制创新,凸显人才资源共享,共同推动长三角大中小幼德育一体化。

    经过一系列改革,上海教育系统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是知识体系教育同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与综合这一基本认识出发,整合各方育人资源,把思想政治之“盐”溶入学校教育之“汤”,一体化构建“三圈三全十育人”制度体系,实现课内课外结合、网上网下结合、校内校外教育结合的360度德育大熔炉“三全育人”格局,肩负起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

    张民选

    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院长

    讲好上海教育故事

  扩大中国全球影响

    2018年11月26日,英国教育部与上海市教委代表签订第三份协议,决定将“中英数学教师交流项目”延续到2020年。

    自2014年该项目正式设立以来,英国政府已派遣360多位教师来沪学习,全资邀请上海市270多名教师赴英交流,这些举措,让12000多名英国教师一睹上海教师的示范教学。这个项目被教育部誉为“我国第一个由发达国家资助、与发达国家之间的中小学教师互派项目”,也被英方誉为“最具创新意义”“规模最大”“成效最显著的教育改革项目”,成为讲好上海教育故事,扩大全球中国影响的很好尝试。

    一、在国际平台上展示上海成就,解决“别人为何来听我们讲故事”的问题。

    通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这个国际大平台,并利用经合组织举办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上海于2009年、2012年、2015年连续参加)和“教师教学国际调查”(TALIS,上海2014年起参加)的国际测评大数据,我们把改革开放40年来的上海基础教育和上海教师发展的伟大成就展示到世人面前,吸引各国政府的官员、国际组织的高管专家来中国听我们讲述改革开放40年的上海教育故事,一探这40年改革成功背后的秘诀。

    各国来宾中,既有亚太地区、广大发展中国家和美国、英国、芬兰、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教育部长甚至行政首脑;也有联合国、世界银行、经合组织等重要国际组织的首脑高官。这一切,还吸引了《泰晤士报》《金融泰晤士报》、英国广播公司等国际媒体的知名记者来到中国,探究“上海的秘密”。

    二、系统梳理建构上海教育经验和理论,解决“给别人讲什么故事”的问题。

    由于我们长期生活在中国的教育环境中,常处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状态。在他人提问时,常人也难以把40年来教育改革的经验、优势、理论,系统化地解释清楚。于是,我们通过组织中英专家的国际比较、中英教师的互动发现、上海专家教师的反复提炼,来系统总结上海的数学教育理论与优势。

    此外,英国教师也归纳出我国有别于其他国家的“面向全体学生”“小步前进”“变式教学”“课程教材系统”“注重发展规划”“重视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同伴互助”“有效的教研组活动”等教育经验。

    三、研究成年人的跨文化学习方式,解决“如何向别人讲好故事”的问题。

    由于中英教师有着不同的教育文化背景,所以直接让上海专家给英国一线教师讲课,效果并不好。英国教师难以吸收讲课内容,也不明白上海教师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有何深意。于是中方创设“中英教师相互结对”,组建“中英教师的共同学习场域”,帮助英国教师深入上海中小学进行“浸润式”学习,在共同的实践、生活中,让他们去探索上海教育的“秘密”,如此,中国专家的讲座变得基础深厚、生动易懂。“听课”也成了英国教师最愿意参与的活动。

    四、从“被动听”到“一起做”,解决“让听者乐学、真信、愿试”的问题。

    讲好中国故事的目的不只是让听者感到“故事好听”,而在于让听者乐学、愿做。因此,我们不仅创设共同实践的情景,还设计了共同尝试、研究的环节。现在,每位来沪的英国教师都有给上海学生“上课”、与教师一起“批改作业”、“参加教研组活动”、与上海专家研究两国教育差异等的机会。因此,英国同行回国后,纷纷开展起“相互听课”、为学生改作业等活动,办起了“教研组”、成立了“数学中心校”(小学70个,中学35个),还用起了上海教材。

    五、不满足于独唱独奏,解决“让听众与我们一起讲故事”的问题。

    经过几年的努力,从只有张民选、顾泠沅等几位专家授课指导;到培养出一批专家教授团队,如黄兴丰、吕杰昕、王洁、宁波等,以及300位能用英语教学,能面对外国媒体,与同行一起探讨专业问题的中小学数学教师。

    更重要的是,10多位英国专家、300多位英国教师也成了上海教育故事的讲述者,他们不仅在英国组织了8000所学校的教师一起试用上海的教学模式,还在欧洲和各种国际数学论坛上讲述“上海经验”。英国专家对上海教育的第三方评价报告也传播到国际学术界、众多国际组织中。他们的“讲述”让更多国家的政府官员、专家、教师了解上海经验,增强了他们来上海交流、学习的意愿。2016年,在中英数学教师交流项目的影响下,世界银行出资在上海举办了《公平与卓越:全球基础教育论坛》,广泛传播上海数学教育和教师教育经验。

    在上海教育成就为世界所知后,在全球多个国家的共同作用下,各国大使、代表在2017年11月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体大会上决定,以“无辩论方式”,批准在上海设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40年的改革开放使上海的基础教育走到世界前列,未来的40年,上海的基础教育一定会让每个孩子都得到更加公平而有个性的发展,上海的基础教育经验一定会在全世界分享。

    汤林春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教所所长

    抓住发展主要矛盾

  推动供给侧改革

    今年7月,上海市教委出台《关于实施百所公办初中强校工程的意见》,旨在通过加强一百多所初中学校的建设,以点带面,办好每一所初中学校。这是为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继新优质学校推进项目、学区化集团化办学等举措之后,上海又推出的一项重要政策。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历届上海市委市政府重视基础教育均衡发展。2009年、2012年,上海市先后两次参加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PISA测试,均获佳绩。2014年,上海市率先整体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验收,自此,上海基础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与优质教育资源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这对矛盾成为一段时期以来上海义务教育的主要任务。

    一、让学生全面而个性地发展是优质教育资源的试金石

    尽管百姓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旺盛,但对优质教育资源的理解并不一致,有些人甚至存在错误认识。为了引导社会各界对优质教育资源形成正确的认识,为发展素质教育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上海市着力从学生评价、学校评价和区域教育评价等方面建立起立体多元的评价体系,通过评价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

    在学生评价方面,一是抓住入学考试关,在幼升小阶段,规范民办学校招生行为,严禁纸笔测试,提倡基于学生学习素养的面试,抑制幼儿园的小学化倾向,缓解家长焦虑;二是改革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中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形成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程序透明的考试招生模式,破除唯分数论,破除“一考定终身”,增强选择性,防止学生过度偏科,促进其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为素质教育生态的形成创造有利条件。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推进基于课程标准的评价,实施“零起点等第制评估”,促进课程标准、内容、实施与评价的一致性,遏制抢学抢教等不良风气。

    在学校评价方面,除了教育督导部门对学校的综合评估外,上海市还创造性地实施了绿色指标评价。今年,在总结前期实施经验的基础上,上海市研制了绿色指标2.0版,初步设计了从学生学业水平指数、学生身心健康指数、学生品德和社会化行为指数、校长课程领导力指数、教师课程领导力指数、学生学习动力指数、学业负担指数、教育公平指数、学生对学校认同度指数、跨年度进步指数等十个方面来评估学校的发展情况,引导学校树立全面的质量观,促进学校持续健康发展。

    在区域教育评价方面,上海市着力构建区域教育环境质量评估体系,主要从区域政府基本保障环境、区域学校办学制度环境、区域社会支持环境、学生体验到的教育环境四个方面进行评估。区域政府保障环境,反映政府按照国家、本区域的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发展规划要求,满足适龄常住人口接受优质均衡的教育的需求,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方面的状况。区域学校办学制度环境,体现区域教育行政部门为保障学校自主办学,激发学校办学活力,引领学校办学方向,提升区域办学品质而营造的制度环境。区域社会支持环境重点体现学校所在区域的社会组织、利益群体、公民个体共同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环境的水平。学生体验到的教育环境反映学生对区域学习与生活环境的主观感受。通过评估,引导区政府树立正确的教育政绩观,建立有效的治理体系,为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创造良好的教育生态。

    通过学生评价、学校评价与区域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教育政绩观,引导社会舆论,形成有利于发展素质教育的良好生态。

    二、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是解决主要矛盾的重要策略

    为了满足民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上海市多措并举,推进了一系列项目,使一批批相对薄弱的学校逐步变成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此举不仅增加了优质教育资源的数量,也完善了优质教育资源的结构布局。

    推进新优质学校建设项目,从实践层面树立起一所所新优质学校的典型,让民众认同优质教育资源的新内涵。新优质学校不挑生源,不聚集资源,不争抢排名,坚持回归教育本原,充分发展学生的潜能与个性,充分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让每一个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在此核心理念的引领下,建设学校的课程教学,形成学校的管理文化,培育学校的教师队伍,努力办成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这既是一种教育情怀,更是新时代对优质学校的重新定义。截至2018年9月,新优质学校集群覆盖义务教育阶段学校382所,约占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总数的25%。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新优质项目学校在学生的学业表现、学习动机、对学校认同度,教师的教学方式等方面均有明显优势。

    开展紧密型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加快优质教育资源的生成。学区化集团化办学一方面打破校际之间的壁垒,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局面,使学校获得不断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优质教育资源的生成。今年,上海市为了让这一机制发挥更大的效用,积极推进紧密型学区化集团化办学,要求在组织上更加紧密、在师资上更加紧密、在教科研上更加紧密、在评价上更加紧密等,进一步加快了优质教育资源的生成步伐。截至2018年9月,上海的学区和集团已有186个,覆盖约70%的义务教育学校。

    实施百所初中强校工程,实现各学段间的协调发展。为了使初中教育这一“小蛮腰”强壮起来,促进学段间的协调发展,今年,上海市推进了“百所公办初中强校工程”,通过与紧密型学区化集团化办学相结合、与“双名工程”相结合、与中考改革政策相结合,让优质教育资源强力注入,推动学校自身造血机能的尽快生成,这使128所强校工程实验校的教育教学状态明显改善,办学特色明显增强,整体办学质量明显提高,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明显提升,成为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初中。

    相对于民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优化优质教育资源的结构布局,则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教育领域的生动实践,这一策略必将提升教育资源供给质量,必将提升教育品质,让民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

    郭扬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职成教所所长

    主动对接产业行业需求

  服务国家和城市发展战略

    2018年11月,《上海市职业教育条例(修订草案)》在上海市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新条例首次规定了职业教育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并新增校企合作专章,使上海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和教育质量更好地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100年前,黄炎培先生在上海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以“职业学校”命名的职业教育机构;40年前,上海的政府部门与科研机构开始合作调研,伴随国家改革开放的起步,提出了关于改革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教育以适应上海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政策建议。

    2018年,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中华职业学校诞生100周年之际,回顾近百年来上海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盘点改革开放以来上海职业教育的改革成效,我们欣喜地看到上海职业教育一直以来主动对接产业、服务大局,上海中高职学校及其专业积极服务现代化产业发展的新时代新布局,一个适应上海“五个中心”和“四大品牌”建设需要的职业教育新布局正在逐步建立起来。

    修订《上海市职业教育条例》,彰显职业教育战略地位。2018年,上海市深化“五个中心”的核心功能,全力打响“四大品牌”建设,职业教育成为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为上海产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载体。在此背景下,上海市人大常委会表决全票通过了《上海市职业教育条例(修订草案)》,并将于明年3月起正式施行。这次修订过程历时3年,篇幅上由原来的6章53条增加到7章71条,内容的调整就是为了破解机制体制问题,解决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不一致、不协调、不适应的问题。新条例围绕健全职业学校教育体系、深化校企合作和完善职业培训制度等方面,通过前瞻性、可操作性的制度设计,有效推动职业教育有序发展,有效促进职业教育地位提升,有效满足上海城市发展和产业创新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

    优化《上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5—2030年)》。今年,上海职业教育在继续稳步推进前提下,对标“五个中心”和“四大品牌”建设,对标上海产业地图,进一步增强中高职学校与区域产业、经济社会发展的匹配性。重点聚焦三个方面:一是市委和市政府关注的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集成电路、金融、旅游和学前教育6个领域的需求问题;二是相关行业不适合本市继续发展的、招生和就业“两头在外”的问题;三是在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卓越全球城市背景下,上海职业院校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规格层次的问题。基于此,上海对18个行业的155个人才需求紧缺的岗位进行了系统梳理,由此开展人才需求分析和专业结构调整,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对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规划进行动态调整优化。

    专业结构布局逐步调整,贯通培养模式稳步发展。今年,上海职业教育继2012年后又开展了新一轮的专业结构布局调整,聚焦“五个中心”和“四大品牌”建设要求,着力服务提升上海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需求。一是加紧布局新兴专业,支持应用型本科院校开设人工智能、大飞机制造、大数据等领域相关专业;二是调整关闭部分“老专业”,如中高职学校现有的金融类专业逐步调整关闭并不再新增,有色金属冶炼、火电厂仪表安装等不符合上海产业发展的专业也予以关闭,这一年来已调整关闭了约150个专业点,占到总数的10%;三是扩大紧缺人才培养规模,针对已有专业设置但人才缺口较大的领域,如学前教育、养老护理等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紧缺的领域,通过新增专业点、扩大培养规模、加强在职培训等方式,加快培养的力度、规模。此外,由于上海的城市发展和产业升级需要大量复合型的技术技能人才,而长学制一体化的人才培养可以满足这种需要。今年中高职贯通的“五年一贯制”、中职与应用型本科贯通的“中本贯通”培养模式试点稳步扩大;“专科高职——应用型本科——专业学位硕士”贯通培养模式也正在以“高本贯通”试点作为突破口,加快探索步伐。

    注重职教科学研究,为服务发展提供决策咨询。改革开放起步之初,上海由政府部门依托科研力量研究制定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政策,随即又在建立专门的地方职教研究所和高校职教研究学科硕士点博士点方面在全国先行先试,并多次作为“地方队”直接主持参与职教战略规划“国家队”的顶层设计工作,这使近百年前黄炎培“用科学来解决职业教育问题”的理想变成了现实。2018年,上海在落实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开展立德树人培育工匠精神和“职业体验日”活动,继续实施“双证融通”和“现代学徒制”试点,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和国际水平专业教学标准建设,建立职业院校督导评估和质量年报及教学诊改制度,促进师资队伍专业发展和备战世界技能大赛,推进东西部协作与协助打好教育脱贫攻坚战等方面取得的成绩,都离不开科研机构的决策咨询和科研项目的有力支撑。今年,上海市教科院职成教所、上海市教委教研室职成教部还与重庆市教科院职成教所合作,共同发起成立了“长江经济带九省二市职教科研机构联盟”,以促进区域产教融合与协调发展,增强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