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9年01月08日 星期二
5
评论;聚焦

“上海故事”的影视转化关键在人才


    刘海波

    2018年,中国电影票房突破600亿元,创造新的历史纪录,涌现了《红海行动》这样的主旋律大片;《动物世界》《我不是药神》……“上海出品”闪耀银幕。上海,乃至中国电影产业发展,不能简单地放置在单一的经济维度去看待,而要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塑造国家形象、满足人民文化消费需求、经营城市等广阔的维度上去思考。

    其实,自2014年以来,上海已经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电影产业的政策,并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2015年注册在上海的电影公司作为第一出品方的完片数量是40多部,2016年80多部,2017年82部。然而,也毋庸讳言,出品这些影片的公司,很大一部分仅仅是注册在上海,其办公和生产在北京或者别的地方,他们是受到了上海奖励政策的吸引,在上海成立的单片公司。基于此,我认为上海应该精准施策,培养上海的创作和制作队伍,以实现上海电影的真正振兴和持续发展。这支队伍,首先是创作和制作人才,其次是这些人才和项目的载体影视制作公司。我建议:

    ——尽快组建一支内行的管理团队来负责此事,所谓内行就是既了解国家需求和政策,又懂电影创作、制作乃至市场;

    ——尽快梳理统计近年来上海活跃(如五年内有作品)的编剧队伍、导演队伍、制片队伍,掌握完整名单,对人才家底心中有数,同时创设一些机制,鼓励、支持他们的创作;

    ——通过负责人才培养的高校,掌握一支有潜力的准编剧、准导演、准制片人队伍,并创设有效的机制,源源不断地为上海创作输送新鲜力量,帮助新人进入行业;

    ——梳理近年来主控或者参与过电影出品、投资、制作的影视公司,掌握有经验或者有意向的影视公司名单,创设一种机制,协助、支持他们的创作,对重点人才和重点公司的重点作品予以重点关注。

    所谓精准施策,不是面上的政策引导,而是精准掌握服务对象、了解他们的各自成长阶段和诉求后,为他们精准调动资源、配置资源,确保创作、制作乃至经营的有效实现。首先是建立有利于队伍建设和发展、项目实现和完成、产业可持续良性发展的体制机制。如相关俱乐部、协会、行业组织、联盟的建立,如相关交流会、通气会、创投会、论证会、对接会、比赛的建立,如相关线下活动空间、场所、线上交流平台的建设与安排等。这都需要有人扎扎实实去做,但上海的影视公司的实际情况是,成熟的创作队伍是稀缺的,龙头制片公司是稀缺的。所以,在全市层面上应该有团队来实施这些工作,发掘关怀组织新创作群体,扶持陪伴中小影视公司成长壮大。

    创作和制作队伍有了,我们才能开展上海故事资源的影视转化。上海拥有丰富的故事资源,但是要创作出政治、艺术和市场都成功的电影作品,并不简单。例如,对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有两种叙事,一种是洋场叙事,重在炫耀、猎奇或者怀旧洋场;另一种是左翼叙事,即对底层上海、工人上海和革命上海进行革命叙事。但这两种故事形态需要我们在用心琢磨多元的观众心理和国家文化诉求后,精心调和。当然,这些年以上海为故事空间,也形成了具有广泛接受度的故事类型,例如都市白领剧、都市家庭剧等。但志在打造“亚洲演艺之都”的上海,显然不能满足于此。“码头”“源头”并进,展现更丰富的城市形象,开掘更多故事资源,需要业界、学者及管理层多一些围绕创作的讨论会,需要学界研究提炼出一些经验和理论,给管理层和创作界一些指导和参考。

    (作者为上海大学温哥华电影学院教授)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