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9年01月07日 星期一
1
要闻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召开三周年

长三角加速互联互通丰实民生福祉

扎实推进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引领长江经济带书写绿色创新发展新答卷


    ■本报首席记者  张懿

    地处长江经济带与“一带一路”的交汇点,长三角势必要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2016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优化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布局,坚持大中小结合、东中西联动,依托长三角、长江中游、成渝这三大城市群带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又把实施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作为交给上海的三项新的重大任务之一。

    按照总书记要求,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近年来扎实推进。特别是去年,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开创新局面、跃上新台阶,正引领长江经济带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答卷。

    合作网络越织越紧密

    长三角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上海则是长三角城市群的龙头。当前,城市群正成为引领我国创新发展和左右未来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决定性力量。在由11个省市的5个城市群所构成的长江经济带中,长三角城市群经济总量约占60%。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对长三角发展给予更高定位、寄予更大期望,对上海赋予新使命新任务,从而让长三角迎来了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去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呈现明显换挡提速态势,最重要的变化之一体现在制度层面。6月初,沪苏浙皖三省一市主要领导座谈会在上海举行,面对面商讨最重大、最紧迫的议题,拿出了《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明确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

    事实上,在这次四地主要领导面对面谋划前,长三角一体化机制已经启动了重大迭代升级,上海扮演着核心角色。去年1月,“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完成组建,并在上海开始办公。三省一市抽调多名精兵强将,立足地方特色,汇聚各方需求,整体谋划长远大事,◆下转第五版

    (上接第一版)从而让长三角“三级运作、统分结合”合作机制有了更强有力的“协调中枢”。

    与省级层面协调机制优化相伴的,还有更多执行层面的探索,特别是围绕产业规划、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专题,相关地区、部门之间展开了具体而丰富的合作实践,将长三角合作网络越织越密、越做越实。去年,G60科创走廊在上海松江区成立了联席会议办公室,沿线九城市通过推进“一网通办”,在全国率先完成异地办理营业执照“第一单”。与此同时,上海嘉定区与江苏昆山市、太仓市等携手打造协同创新圈,上海青浦区也与江苏昆山市、吴江区,浙江嘉善县积极推进“环淀山湖战略协同区”一体化合作。

    要素流动越来越通畅

    长三角要成为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样板,就必须提升区域发展质量,关键是要让资源合理流动,帮助创新主体释放出更大能量。过去一年间,长三角着力打破行政区划的藩篱,在各个层面推进互联互通。

    瞄准建设全球数字经济发展高地、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长三角不断推进产业合作,为要素跨区域配置扫清障碍。目前,三省一市已经选定5G、工业互联网、IPv6等前沿技术,聚焦集成电路、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等优势领域,通过共建基础设施、携手绘制产业地图、推动企业跨地域投资经营等方式,推进产业协同。根据规划,今年年底,长三角26座城市的中心城区有望率先完成5G网络覆盖,将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开辟新的信息高速公路,进而开启一个万物互联的时代。

    为推动创新资源流动,过去一年,长三角综合性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已现雏形,汇聚了总价值逾400亿元、总量近3万台(套)大型科学仪器装置。为推动科技资源互认、研发服务互通,上海目前已经与浙江嘉兴市、海宁市、长兴县,江苏苏州市、无锡高新区、宿迁市等地实现“创新券”通用,长三角科技服务机构数据库、长三角企业需求联合发布机制等也已经初步建成。

    在各种层面的“互联互通”之中,交通基础设施无疑是最受关注的。去年以来,长三角着力打通省际  “断头路”,首批重点项目中已有1条实现通车、15条开工,剩余1条正在推进前期工作。铁路方面,目前沪通铁路、沪苏湖铁路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而有“最美高铁”之称的杭黄高铁日前已通车运营。

    民生感受越来越幸福

    不断提高民生福祉和公共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这是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截至目前,长三角一体化合作在民生领域也交出了一份份洋溢着幸福感的答卷。

    健康是幸福生活的前提,作为国内乃至亚洲医学中心城市之一,上海长期以来都是国内外省市患者流入最多的区域。为加快上海优质医疗资源向外辐射,加速长三角城市群医疗资源融合,三省一市上百家医院自发组建的区域医联体正在加速发展。同时,为使异地看病更方便,长三角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也取得了可喜成果,截至去年11月,上海作为就医地,接收备案人员达72万人,完成住院结算23.25万人次。此外,长三角地区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也已开始试点。

    教育问题事关整个家庭和几代人。去年,沪苏浙皖围绕推进教育一体化发展签署了多份文件,明确未来三年将在高教、普教、职教等领域启动一批重点合作项目,包括促进名师、名校长跨区域流动,共建师资人才联合培养机制,联合开发“区域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等。

    在生态环境方面,长三角通过强化联防联控机制和措施,区域大气环境、水环境等老百姓最关心的生态环境指标都在不断优化。生态环境部不久前公布的数据显示,在前几年大幅改善的基础上,去年前11个月,长三角地区PM2.5年均浓度同比继续下降6.5%。

    此外,在长三角三省一市,越来越多轨道交通乘客可以使用本地的官方App,通过扫码实现异地无障碍乘车。今年,预计该项服务的受益面将从上海、杭州、宁波,拓展到合肥、苏州、南京、温州等。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