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
2016年1月5日,重庆,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生根发芽。
2018年4月26日,武汉,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擘画新时代中国发展新坐标。
3年时光,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正在崛起。
绿水青山“敲开”金山银山之门
让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在生态保护中实现经济发展——
2018年1月至9月,长江经济带水质断面优良比例为77.2%,较2015年年底提高10.2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比例为1.8%,比2015年年底下降4.6个百分点。
同期,沿江11省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5%,占全国比重达44.1%,比2016年和2017年分别提高0.9个和0.4个百分点……
实践证明,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而是辩证统一;共抓大保护非但没有影响经济发展,而且推动长江经济带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3年来,以《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为统领,10个专项规划、11个实施方案及一系列支持政策为支撑的规划政策体系基本形成,为长江经济带发展绘制蓝图。
1361座非法码头全部完成整改,其中彻底拆除1254座并实现生态复绿,规范提升107座;“化工围江”初步遏制……
“凡是‘两山论’践行好的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仅不会因生态环保而迟滞,反而更具活力、质量更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说,“绿水青山,从来都不是金山银山的拦路虎,而是敲门砖。”
汇聚高质量发展强大动力
3年来,长江经济带以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强大牵引力。
近日,上海嘉定区与江苏苏州、浙江温州决定,整合各自创新资源要素,打造长三角科技“双创券”服务平台。“双创券”覆盖高校院所、检验检测机构等130家,提供大型仪器设备1705台,支持异地结算,是科技创新的通用“粮票”。
发挥上海科技创新中心龙头带动作用,依托长三角雄厚产业基础,率先构建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长江经济带上,一个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正在形成。
上海浦东、武汉光谷,杭州互联网、苏州高端装备制造、合肥人工智能、成都军民融合、湖南创新文化、贵州大数据……各具特色的高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速成长。2017年,长江经济带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高达53.9%。
3年来,新型城镇化步伐加快,打造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助推力。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水平不断提升,重庆、成都、武汉国家中心城市加快建设,浙江梦想小镇等一批产城融合特色小镇成为双创主基地……
3年来,对外开放水平持续提升,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大开放促大改革。黄金水道联通“一带一路”,上海、浙江、湖北、重庆、四川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持续推进,撑起全方位对外开放新一极。
2018年1月至11月,长江经济带开行中欧班列3562列,占全国开行总数的63%,同比增长67%。2018年前三季度,沿江11省市进出口总额占全国比重达44%。
推动共抓大保护再上新台阶
做减法,切割的是利益,转变的是长期发展模式,并非易事。
相关部门组织暗访发现,有的企业供对外检查的法定排污口出水清澈,却私设排污口将污水排向长江;沿线一些生态保护区被侵占;一些生活污染物倒入城市雨水收集井后流向长江。问题背后,是违法成本低、惩罚不到位,是一些地方政府监管不力,甚至纵容包庇、利益勾连。
看不到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看到了问题而回避问题就是严重错误和失职。
2018年年底召开的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会议强调,坚持问题导向,推动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取得新进展。
始终保持零容忍高压态势,严厉打击污染长江违法犯罪行为;建立长江经济带联动机制;加快长江保护法立法进程……
长江经济带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是一个有机整体,共抓大保护,关键在一个“共”字。
突破利益藩篱,关键靠制度,核心是问题导向。
针对长江流域“多龙管水、多龙治水”的监管体系,加快推进长江流域管理体制改革——
设立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主要负责流域生态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
加快建立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坚决把最需要管住的岸线、河段、区域管住,坚决把产能严重过剩、污染物排放量大、环境风险突出的产业管住;
建立水环境质量监测预警机制,完成长江水环境质量预警……
针对上下游生态保护和产业错配等利益问题,按照“谁受益谁补偿”原则,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云贵川3省共同出资2亿元设立赤水河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基金;安徽、江苏、浙江、重庆、湖北、江西等省市相继建立省内生态补偿机制。
针对沿江省份利益协调问题,不断创新完善协同发展体制机制——
相关部门会同沿江11个省市建立长江经济带“1+3”省际协商合作机制,下游、上游、中游多层次协商合作机制架构逐步形成……
这是一场攻坚战,突破利益藩篱、构建长效机制,为高质量发展集聚动力;
这是一场持久战,既要一张蓝图干到底,更要苦干实干,久久为功。
1000多个日夜,中华民族母亲河展现新容颜,为中国经济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
新华社记者 安 蓓 刘红霞
何欣荣 邬慧颖(据新华社北京1月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