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9年01月03日 星期四
11
近距离

“非遗”要活在生活里


    2018年12月11日,马盛德回到母校中央民族大学,作了一堂题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实践》的讲座。他强调了“非遗”的基本特点和规律:世代相传、活态传承;具有一定的文化表现形式或载体;从古至今是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它是共享的,是不断被再创造的;具有活态流变性与恒定性规律。

    这也意味着“非遗”是活的、动态的,而一旦失去生存土壤,它就不再是“非遗”。马盛德拿家乡的连枷号子这一民间音乐表现形式来举例。连枷是过去使用的一种简单农具,打麦时,农民排成排,喊着有节奏的号子抡连枷,这使打麦子的动作有了舞蹈的动感,培育了协作精神,增添了劳动乐趣,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在今天,农业实现了机械化,脱粒机代替了连枷。“我们不能为了保护连枷号子这种历史上的‘非遗’而恢复落后的生产方式,脱离了现代生活的‘非遗’必死无疑,但这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听之任之。”马盛德说,“通过视频、音频、图片、文字,我们可以把它数字化保存,留住乡愁,留住文化的根,它还能为今天的文艺创作和文化旅游提供灵感,提供素材。”

    马盛德总结道:“我们的‘非遗’只要还有一口气,就不能进博物馆,要活在人们的生活里、社区里。但‘非遗’保护不能以牺牲人民大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为代价。”

    也有穿越千年而依然鲜活的“非遗”。讲座上,马盛德为大家放了一小段视频,那是2016年11月30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中国的“二十四节气”通过评审、被宣布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激动一刻,作为中国代表团的领队,马盛德在“CHINA”的桌签后站起鼓掌致谢,姿态谦谦有礼,神情难抑激动。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农耕文明的精粹,是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和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什么节气对应什么农事,穿什么衣服吃什么东西,这是中国人的常识。每当看到新闻联播播报农历和二十四节气,马盛德就总是想起那令他难忘的激动一刻。

    这堂讲座,马盛德从故乡街子镇讲到中央民族大学和中国艺术研究院,从藏戏讲到其他戏曲和“非遗”的各个门类,从舞台实践讲到田野考察和“非遗”保护,这背后既可见他颇为传奇的人生轨迹,又可在他身份的一次次变换中看到“不变”——不变的乡愁。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