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8年12月28日 星期五
12
教科卫;人民政协

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宣告纳入医保


    本报讯(记者唐闻佳)上海健康服务业“50条”政策红利在持续释放。12月20日,上海国际医学中心(SIMC)宣布通过测试,成为沪上首批高水平社会办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这也是浦东新区唯一参与叠加式医保试点的高端非公办医院。近日,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宣布与周浦镇政府签约,承诺借助开通医保门诊,辐射周边30万社区人口,让社会办高端医疗真正惠及普罗大众。中心还邀请医保体验官走进医保门诊体验并反馈感受。

    从筹备医保工作到正式接到纳保通知书,上海国际医学中心用时不到两个月。上周三起,凡持有上海市社会医疗保险前往SIMC就诊的患者,可在享受优质医疗服务同时,行使其在三级公立医院同样的医保结算权利。试运行期间,医保结算覆盖门诊挂号费、诊疗费、检查费、检验费、药费和耗材费,其中,药费和耗材费参照原公立医院加价标准。

    SIMC还专门开辟医保就诊独立区域,并配套了独立的结算体系。开诊首日,医保门诊量就占全院门诊量10%。

    为收集百姓感受度,SIMC还开放医保体验官招募,有300多位热心居民报名,有5位体验官真实体验了医保门诊流程。体验官傅女士是SIMC的一位老病人,患有类风湿关节炎的她从去年起在SIMC风湿免疫科就诊,因为无法购买商业保险,自费检查费用昂贵,她每次都是在公立医院做完检查检验后,再将报告带给中心的李医生看诊;如今,SIMC开通了医保门诊,她可以在这里一站式问诊、检查和配药,无需排队和等候。这次,算上挂号费,傅女士就诊费用总计496.8元,其中医保支付311.7元,个人支付185.1元。在没有开通医保前,相同就诊内容,她自费则需1079.8元。如今,个人承担的医疗费用大幅度下降。

    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副院长彭添智说,SIMC成立以来已形成较全面的学科布局,日均门诊量在200以上,开通医保将带给周边居民实实在在的福利,这也是作为上海医改试验田的上海国际医学中心的社会责任。

    周浦镇拥有26.2万常住人口,但周康地区医疗资源较少,距三级医院较远,看病难依旧是本地居民的痛点。上海国际医学中心与周浦镇人民政府签约共建,将以医保试点为契机,以周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依托,发挥SIMC在引入国内外优质医疗资源方面的优势,探索全科医生合作计划、便民配药计划、康复护理合作计划,以辐射周浦七大社区中心、26万居民。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