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8年12月27日 星期四
6
教科卫;专版

二十四年风雨创业路 十载新联通拼搏铸辉煌


上图:融合十年间,上海联通已经完全融入到城市的整体发展中,始终与上海的发展同频共振。
右图:2018年11月5-10日,上海联通全面参与进博会通信服务保障。
本报资料照片

    对每一位联通员工来说,1994年和2008年是两个值得牢牢记住的时间点:二十四年前的1994年7月,在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通信产业开始崛起的时代背景下,中国联通宣告成立,中国通信行业的垄断格局就此被彻底改写;十年前的2008年5月,原中国联通与原中国网通正式合并,融合成立为新的中国联通,同年10月,原上海联通与上海网通全面融合,翻开了发展历程中全新的一页,至此走过了十年发展之路。

    “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回首创业路上二十四年的风雨历程、新联通的十载拼搏,让人心潮激荡”。上海联通党委书记、总经理沈洪波表示。在上海,新联通融合成立十年来,始终根植脚下这片热土,主动对接上海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要求,积极回应社会各界的通信需求,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打造精品网络和优质服务,全面建成了全球领先的新型电信级互联网信息基础设施。上海联通全力推动以云大物智为重点的“互联网+”能力建设,形成了领先于行业、具有上海联通自身特色与优势的、互联网化的平台和应用,为上海城市精细化管理和营商环境优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能力支撑。

    十年创变路,迎来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重要机遇期

    过去的十年,上海联通经历了3G、4G的通信变迁,随着5G时代的到来,又面临上海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机遇期。市委主要领导一再强调,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是事关未来长远发展的战略性基础设施,各类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尤其离不开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的支撑。要牢牢抓住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机遇期,先行一步、主动作为,花大力气加快推进,整体提升上海信息基础设施水平,更好地为培育发展新动能、创造消费新需求、提升城市治理能力赋能助力。

    融合十年间,上海联通所处的企业发展阶段、所追求的经营发展目标,已经完全融入到城市的整体发展中,始终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来自上海联通的数据显示,新联通融合成立十年来,坚持推动经营发展,业务和收入实现规模增长。十年来,上海联通主营业务收入从2008年底的39.12亿元(营业税口径)提增到2018年的110亿元(营业税口径),增长了182.87%,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0.96%。收入市场份额从2008年底的9.8%,提高到2018年底的约18.1%,提升了8.3个百分点。上海联通在网用户规模从2008年底的399.7万户,增长到2018年的1002.2万户,增长了150.7%。

    伴随着收入和用户的同步稳定高速增长,上海联通在网络与技术演进上,始终与全球主流同步,保持了行业领先。在不久前举行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上海联通在国家会展中心WH馆以及馆外广场部分区域建设了五个5G基站。进博会举办期间,上海联通将5G智慧工厂“搬迁”过来,展示运输机器人和装配机械手等智慧应用,与媒体合作的演播室也使用了基于5G试验网络的4K直播。

    赢得无数“点赞”的超级精品网络背后,是上海联通对网络资源布局、能级持续十年的优化提升。这其中投入的资源和付出的努力,普通人或许难以想象。数据显示,十年中,上海联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9.1亿元,形成了相对完备的光缆网、传输网、IP网和承载网,核心层出口带宽已达2880G。新建成了1万余平方米的金桥核心国际局,业务承载能力显著提升。目前全网共有4.1万个移网基站,十年新增4G宏站超过1.3万个,在建5G试验网宏站300个。目前全网共有管道1.3万沟公里,光缆8.8万皮长公里,主干管道覆盖率达到97%。现在已拥有2万个IDC机架、2.88T互联网出口,2T海光缆、860G国际互联网出口……

    上海是中国联通下一代移动通讯网络“先行先试”的重点城市之一,面对即将来临的网络新时代,中国联通上月在沪宣布,中国联通5G创新中心(上海)正式揭牌,与此同时,上海联通向业内合作伙伴发布了包含智慧城市、智慧医疗、无人驾驶、工业互联网、无人机、AR/VR在内的六大行业应用场景。“我们将联合产业链上下游组织深化行业应用,通过下一代移动通讯网络在不同场景下的深度应用来拉动上海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助力上海城市新一轮的转型发展。”沈洪波总经理表示。

    改革再出发,迈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

    经过融合后十年的发展,上海联通即将迎来又一个十年的发展期。面对新征程、新机遇、新空间,如何在保持住传统电信市场业务份额的同时,坚持互联网化转型的发展方向?对此,上海联通的回答是:上海联通未来将不遗余力做大企业规模,夯实发展基础,加快企业向基于CT的IT运营商转型,以互联网化运营引领上海联通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实现客户价值、企业价值和员工价值的提升,将上海联通打造成行业内的标杆企业。

    对接上海“五个中心”和“四大品牌”建设目标,上海联通聚焦产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等重要领域,全力推动“互联网+”能力建设。其中,在行业内率先部署全球规模最大的物联网商用网络成为一大亮点。上海联通作为中国联通NB-IoT(窄带物联网)领域的桥头堡,已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NB-IoT商用网络,是国内首家实现全域覆盖的省级运营商。目前,上海联通在全市范围内建设开通NB-IoT基站超过3000个,率先推出了基于NB-IoT技术的面向智慧停车、智慧消防、智慧水务、智慧抄表、智慧家居、智能穿戴等行业的十余项商业化应用,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业内首个成体系的城市精细化治理的通信解决方案——“智城精治”解决方案。该方案以城市感知为抓手,推进城市数据的智能采集,以创新的智慧应用为依托解决城市治理场景的实际困难,以可视化城市智能综合调节平台为各级主管机构提供高效直观的管理工具,助力提高精细化城市管理水平。目前,“智城精治”已先后打造了以青浦平安城市、长宁政务云、松江智慧水务、静安“151”、“商飞集团”智慧工厂项目等为代表的标杆项目。

    在全力推动“互联网+”能力建设的同时,上海联通在行业内率先提出“云联网”概念,全力打造云资源与网络资源一体,助力万户入云的“+云”能力;基于强大的大数据平台,打造“+智能”的数据应用能力;对外提供丰富的“互联网+”能力支撑,广泛聚合优秀的合作伙伴,共同打造“+生态”的开放聚合能力,形成具有上海联通自身特色与优势的、互联网化的平台和应用。

    在上海联通针对不同行业推出的“云联网”产品当中,“医疗云”服务是一大看点。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技术的发展,医疗行业现有数据中心正在向虚拟化、云化转型。与传统的医疗信息化系统架构相比,医疗云优势十分明显,它能够提供应用业务的快速部署、实现网络的灵活调度,并通过分机存储满足业务使用场景,实现一种“开箱即用”的服务模式。医疗云的建设,已成为医院信息化服务的新模式,备受基础电信运营商的关注。在上月由上海联通主办的HIT高峰论坛暨医疗云发布会上,上海联通展示了全新医疗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这一方案具备计算存储融合化、云网一体化、安全立体化、迁移敏捷化和运维可视化等核心竞争力以及云主机、云存储、云网络、云迁移、云灾备、云监控、云安全、云桌面的多种增值应用,能满足医疗行业标准、云服务行业标准、安全行业标准以及容灾行业标准。据介绍,目前上海联通已与长宁区妇幼保健院合作,推出全市首个  “全院上云”的医疗云服务,该项合作已被评为2018年上海市云计算应用示范项目。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