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一声恢复高考的春雷唤醒了一群风华正茂的青年。怀着无尽的憧憬,带着求知的渴望,2800余名学子从工厂、农村、部队、学校等汇聚到上海交通大学。高考改变了他们的命运,同时也改变了国家的命运。
他们是共和国历史上最具特殊意义的一个群体——“77、78级”。
在大学校园里度过如饥似渴地学习的生涯,他们离开因改革开放而再获新生的上海交通大学,在此后的近半个世纪时间里,带着交大人“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烙印和抱负,奔赴各地,在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
因图强而生、与祖国同行,122年间,交大精神始终在交大学子的血管里澎湃流淌。而77、78级投身祖国建设,成为社会中坚力量的经历,激励着年轻人。而将交大精神渗透进神州大地,用青春铸就祖国的繁荣富强,也正是上海交通大学对所有学子的深切期望。
他们的奋斗经历成为年轻人传承建功立业精神的不竭源泉——
韶华年代只争朝夕,
用青春岁月追回祖国发展失去的时日
改革开放前夕,人才匮乏成为我国实现现代化的最大制约。1977年8月,邓小平主持召开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以政治家的高瞻远瞩果断决策恢复高考。恢复招生的上海交通大学调动一切教学和科研资源,提升教师地位,2800余名交大学子的青春也从他们入学那一刻,融入了祖国发展。
一周90小时学习时间,只为追回失去的青春
77级学生1978年春季入学,78级学生当年秋季入学。据统计,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本科生,年龄最大的32岁,最小的15岁,他们中很多人来大学前有的当过工人,有的做过知青,还有的参过军,师生同考、兄弟同考的现象比比皆是。但基础知识普遍薄弱,是77、78级学子面临的最大挑战。
“当时我们每周用于学习的时间高达90小时,这些时间是靠千方百‘挤’出来的,挤掉了周末和节日、娱乐和社交,甚至吃饭和睡觉时间……‘学霸’就是这样炼成的。”回忆起在交大惜时如金的学习生涯,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77级机械工程系毕业的姜斯宪仍觉着有些难以置信。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77级船舶及海洋工程系毕业的林忠钦院士回忆说,当时大家对知识极度渴望。“上课时,我们总是抢占阶梯教室的前排,认真地做好每一堂课的笔记,还用课余时间补充知识。除了学习,我们会一同在大操场和体育馆挥洒汗水,一起观看露天电影,分赴全国各地的工厂生产实习。我们携手共度美好时光,在红太阳广场合影留念、依依惜别,从此母校成为我们经常想念的故乡。”
刻苦学习的风气在学子中间蔓延。每天清晨的校园,学生在体育锻炼、在背外语;晚上的教室里,坐满了夜自修的学生;熄灯后的宿舍里,学生们还在走廊里、路灯下看书,也人有买电池打着手电看书。78级动力机械工程系硕士席时桐回忆说,“入学后数学、政治、算法语言等是大课,全年级研究生同学一起在新上院600号阶梯教室上课。大致一年后,开始进入教研组,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大家学习都很努力,当时学校的计算中心在科学馆,上机需要预约时间,被安排在半夜是常事。”“门槛高,基础厚,要求严”的老交大传统就此恢复,并传承至今
办学历史悠久的交大有着独特的教学传统,50年代,时任交大副教务长张鸿将之归纳为“门槛高,基础厚,要求严”,这也是20世纪30年代就已在社会上传为佳话的“老交大传统”。恢复高考招生时,学校决心回归“老交大传统”,培养有知识、懂技术、会科研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填补我国科学技术队伍的人才断层。面对求知若渴的学生,学校各门功课都安排了最好的老师,每门主课更配置了辅导教师解疑释惑。
77级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毕业的朱红国清楚地记得,上课的老师都是当时极有声望的学者。“当时我们的数学老师上课不用讲义,直接在黑板上推导出一大串公式,特别潇洒。”彼时,校长也走上了讲台讲授专业课:著名电子学家、当年已77岁的时任校长朱物华主动开设“水声工程原理”新课,为研究生授课;上海交通大学时任党委书记邓旭初、副书记刘克也带领机关干部到基层对教学、科研进行全面调研。
只争朝夕、惜时如金——如今的上海交通大学依然延续了这样的风气,校园里诞生了不少“学术小牛人”,物理与天文学院的鲍曼就是其中之一。2009年,16岁的鲍曼考入上海交大物理与天文学元,是班里年龄最小的,2013年直升为博士生。入学后,她的“学术时间表”就已列得满满当当:加入赵玉民教授课题组从事原子核方面的研究;在各项学科竞赛中夺魁折桂,赴美国特拉华大学做访问学者……在此期间,她的多篇论文在国际核物理主流期刊发表。鲍曼说,青春的路上,没有一种努力是无用的。
上海交通大学校园里,有无数和鲍曼一样的学子在为自己的理想筑梦。五次问鼎“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赛事历史上首个“四连冠”;六次夺得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金牌……一次次的“纪录刷新”,记录着交大学子的付出,也是他们美好青春的最好诠释。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姜斯宪倡议“学在交大”,希望在新的历史时期,在新的条件和环境下,营造更浓厚的勤奋学习、崇尚学术的氛围。如今,这四个字深入师生人心。同时,围绕“立德树人、学在交大”,学校开展了新时期教育思想大讨论,师生积极参与、建言献策,全校上下形成合力帮助学子成长成才,让一流人才培养真正成为学校迈向世界一流最重要的基石。
毕业选择:与祖国同向同行
1982年,77、78级两届学生先后毕业,为当时求才若渴的中国社会注入了一批新生力量。那个年代,国家的基础工业水平落后于欧美国家数十年。强国,是每个爱国青年最大的期盼,而要强国,得先搞基础建设,搞工业建设。
“爱国奉献”是每一位交大毕业生身上的烙印;“不忘初心,矢志报国”也是交大学子们一直追逐的梦想,而这一切始自40年前。
校史档案馆记录显示,1982年上海交通大学为社会输送的毕业生中,近三分之一被直接分配到郊县和边区。他们告别城市,钻进大山,来到祖国中西部,把青春、汗水和成长,都献给后方的土地,也双手成就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胡可一当时去了江南造船厂。这是中国最历史悠久的造船企业,成立百余年来,为中国输出了一大批高新技术船舶。胡可一是1978年考入上海交大造船系的,那时候,他是班里年纪最小的学生之一。当时毕业的“潮流”是“面向基层,面向生产第一线”,这是胡可一毕业后想去船厂的初心——他希望有一天能用自己画的图纸把船造出来。在随后的时间里,他主持开发设计了几十种船型,2008年获得中国造船工程学会首届“船舶设计大师”称号。当看到自己亲手绘制的图纸变成一个个钢板部件、再被焊接成一个个巨大的船体、分段形成一个硕大的钢铁巨轮时,当这艘巨大的航船满载国家工业发展的希望航行时,胡可一感受到了莫大的成就感。
对于焦李成来说,自1978年踏入校门,上海交通大学就是自己学术生涯的起点。毕业后,他进入西安交通大学,开始人工智能领域的神经网络相关研究。1990年,焦李成进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工作,至今在人工智能领域耕耘已有30余载。焦李成常常和自己的学生说,要“紧紧抓住世界科技发展脉搏,走出校门感知世界学术前沿,立于方寸之地胸怀国家发展命运,艰苦奋斗创造幸福新生活”。30多年来,焦李成扎根西部,为我国人工智能事业的发展输送了大量的专门人才,从他带领的智能感知与图像理解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走出的学子中,已有百余人成长为我国这一领域的领军人物。
40年前,交大人投身西部、扎根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行业和领域建功立业;40年后,交大人依然践行着对祖国的承诺——他们“上天”“入地”“下海”……改革开放四十年,到处都是交大人奉献的身影。
2017年底,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博士毕业生柏君励签下2018届沪高校0000001号就业协议书,他没有选择到待遇优厚的外企,也没有选择到工作环境舒适的大学和科研院所,而是选择投身自己热爱的造船事业,到武昌船舶重工集团的造船一线从事船舶设计和建造工作。
“船厂一线与科研院所的办公室相比,环境和辛苦程度不可同日而语。但对我们学造船的人来说,正是因为船厂的工作艰苦,所以才更有必要到船厂一线去奉献我们的才智,借助先进科学技术,不断提升造船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从而使得造船工人们能够不再那么辛苦。”柏君励也是中船重工集团下属的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引进的第一个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
像柏君励这样的交大学子还有很多。近年来,上海交通大学毕业生到中西部、基层和国家重要行业关键领域就业的毕业生比例创下新高,毕业生就业引导率逐年上升。
还在校园里求学的学子,也越来越关注祖国中西部和基层地区的发展。2018年夏天,上海交通大学的828支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分赴祖国大江南北,在基层留下了他们的汗水与脚印。
在新疆和田地区,一支由来自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交大学子组成的社会实践团,与当地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支教育人,深入扶贫第一线。
作为上海交通大学首支赴南疆基层开展社会实践的团队,他们的目的地选择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的“北大门”——塔瓦库勒乡。实践团中的新疆籍学生有8人,他们在进入大学以来的学习过程中,发现自己接触和了解家乡的机会也仅限于短短的假期,深入基层更是少之又少。因此,他们更希望通过这次回乡的机会,充分熟悉家乡,为家乡发展做出贡献。
此次新疆之行中,实践团成员全身心地投入教育工作,为乡村的孩子们送去知识,帮助他们树立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实践团成员自发募集经费,为孩子们准备了课外书籍、本子、铅笔、乒乓球、足球等。实践团还开展了“行万里路,知中国情”基层调研活动,每到一村一地,都开展以脱贫攻坚为主题的座谈调研、主题宣讲等。“上海交通大学——巴克墩小学社会实践基地”在此次新疆之行中正式挂牌。在今后的各式活动中,会有更多交大学子入疆交流,历练自我,在祖国边疆留下他们的青春记忆。
建功立业:
在自己的岗位上扎根生长
投身祖国最需要的行业和领域,在扎根中生长。40年来,在爱国奋斗情怀的驱使下,交大77、78级校友,不断以累累硕果,践行着自己对祖国的承诺。
1977年,在农村当知青的林忠钦高考结束后被交大的船舶制造系录取。当其他同学毕业后走向政府、行业、学界、商界,林忠钦则继续留在交大工作。在后续近30年的工作中,他投身于薄板产品制造与质量控制研究,在汽车板精益成形技术等方面取得重要的理论和技术突破,为我国汽车车身设计与制造技术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研究成果在钢铁、汽车、机车、飞机和重大装备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黄震1978年9月进入交大内燃机专业学习,毕业后留校工作,长期致力于发动机燃烧与排放控制、石油替代途径与新能源汽车、城市大气污染控制及能源战略研究等工作。他还积极探索学科梯队运行管理模式和考核办法,开拓“动力”“能源”“环境”的学科新生长点和交叉点。2010年起,黄震担任上海交大副校长,在学校教学、科研与管理工作之外,他还积极参政议政,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
有人毕业后留在母校,为交大发展贡献青春。也有人进入科研院所,为行业进步添砖加瓦。上海交大机械系78级校友徐青,毕业后被分配进了国防重点单位从事舰船总体设计研究。他择一事、终一生,坚守到今天,成就了作为交大学子,为国防现代化做贡献的奋斗之路。
“饮水思源,爱国荣校,实业救国,实业兴邦”,每一个交大学子都不会忘记。尽管已毕业多年,徐青仍然记得老教授不知疲倦讲授着精心准备的课件,并一直受到这种敬业和创新精神的激励。踏上工作岗位,徐青一直秉承“严谨求实、创新奉献”的理念,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潜心学习钻研,成长为多个国家重点型号的总设计师。在经历了无数个不眠之夜,在全国多个行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首型远海隐身护卫舰终于问世。之后,徐青还主持研制了我国第三代护卫舰,它的服役大大增强了我国海军的短板,并在亚丁湾护航、利比亚和也门撤侨等重大任务中扮演主角,屡立战功。两型舰分别于2010年和201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徐青作为总设计师,有幸两次登上国家最高领奖台,接受了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以及交大扎实开放的课程教育,部分交大77、78级学子还有幸在毕业后,获得了留学深造的机会,并在世界的舞台上取得成就,为祖国和交大增光添彩。冯大淦就是其中一位。
受时任校长范绪箕的勉励,冯大淦在出国前就确立了留学的目标:在国际学术界做出优异的成绩,为母校争光。他选择了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跨学院、跨领域的医工交叉学科作为博士专业方向,并于1988年顺利毕业拿到了博士学位。毕业后冯大淦选择去悉尼大学计算机系工作,先后主持了多项重点项目,开创了若干个国际前沿的研究方向。后来他在悉尼大学创建了生物医学工程与技术研究院,也先后担任了悉尼大学交叉学科指导委员会委员、IEEE Fellow、国际自动控制协会(IFAC)生物医学系统委员会主席,以及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工程院医疗技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等重要职务。
作为改革开放、交大国际化办学的受益者,冯大淦和众多交大学子一样,时常心怀感恩。他始终牢记着出国前夕老校长范绪箕的叮嘱:“要学有所成,要为祖国出力”。为完成老校长当年的嘱托,多年来他一直努力促进中澳两国科研合作和人才培养,成为进一步参与并推动交大国际化办学的亲历者。2017年初,冯大淦作为侨胞代表受邀列席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获得了祖国的肯定。
有人留学深造,在世界舞台为祖国、母校争取荣耀,而有人则毅然回国,将所学应用于祖国大地。从种田到读书,从工厂到大学,从赴日进修到婉拒大公司的青睐毅然回国,从插队知青到当选2015年度“上海市科技功臣”……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丁文江身上有着太多的经历。
1977年,在江西已经务农六年的丁文江获得了推荐机会,来到上海交通大学读研,从此开始了对于合金领域的探索。
“寓精于料,料要成材,材要成器,器要有用。”丁文江多年来以这十六字的科研思想为指导,长期投身于先进镁合金及加工方面研究,一干就是30多年,他的团队接连攻克重大技术难题,使得中国镁技术突飞猛进,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医疗汽车等国家重点领域,并让通用汽车、波音飞机、日立等跨国巨头前来中国,寻求相关技术解决方案。他还先后创建了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上海市镁材料应用研究工程中心,对中国乃至世界镁合金研究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时代造就了77、78级学子,他们用奋斗与创造书写壮丽的青春,在祖国建设的各个岗位上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为母校增光添彩,并一直关注支持母校的发展。”姜斯宪表示,毕业后的77、78级学子无论身处何种岗位,从事什么工作,都怀着饮水思源、报效祖国的初心,他们是母校的骄傲。
时至今日,投身于创新科技最前沿和国家最需要的领域,仍然是交大人的“初心”。徐立毕业于上海交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14年,他与学术同行联合创立商汤科技,并带领商汤科技在人脸识别、图像识别、自动驾驶、人机交互、医疗图像、人工智能芯片等多个领域取得领先技术,成为视觉AI领域的独角兽企业;而另一位上海交大校友林晨曦则在毕业后与人联合创立了依图科技,致力于推动人工智能领域的基础性科学研究,依图科技如今已深度参与和服务全国城市公共安全,并在医疗领域发现了更多需求。
作为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港珠澳大桥以工程难度之高闻名世界。除了土木与建筑这样的“硬”方向,港珠澳大桥也面临着许多的“软”问题。云天励飞联合创始人兼CEO、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1997届校友陈宁带领他的团队,使用自主研发新科技,为港珠澳大桥提供了智慧边检、智慧安防等一系列智慧服务,为国家重大工程建设贡献了力量。陈宁说,港珠澳大桥工程证明了云天励飞在安防行业的实力,他们将继续打磨出更多有着社会价值的好产品、一步一个脚印,为人们创造更加安全、便利、愉悦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