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8年12月23日 星期日
5
视点;要闻

国产电影如何在内容及故事呈现方式上吸引、捕捉全球受众?专家建言——

中国电影须肩负起映照时代的责任


    ■本报驻京见习记者 彭丹

    近十多年来,中国电影产业高速增长,中国已成为与北美并驾齐驱的全球最大电影市场。相比日益扩张的市场规模与体量,中国电影的海外影响力并不尽如人意。有报道指出,之前在国内引发现象级观影的《战狼2》,其总额达56.83亿票房中,海外票房仅占不足1%;《美人鱼》《捉妖记》等狂揽内地票房的电影也多在海外遇冷;国际重大电影节上中国电影常有缺席。

    电影是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随着中国社会的日新月异以及全球电影业的日趋一体化,中国电影在引进的同时也亟待走出国门。国产电影如何在内容及故事呈现方式上吸引、捕捉全球受众?如何为中国电影的对外传播创造契机、拓展空间?日前,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2018·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评论周”期间,业界专家与学者就上述问题进行了探讨。有学者认为,中国电影走出去首先要做足内功,在保持自身文化特质与民族特性的同时融入当代世界审美,也要利用全新的宣传推广渠道、策略,开拓对外传播的新格局。

    “向内做足,向外做好”

    “在上世纪80年代语境中,我们把欧洲三大电影节获奖和获得‘奥斯卡’认可当做艺术成就的标志,但在今天,我们已经认识到,中国电影的自身价值不必和这些奖项画等号。”北京师范大学新媒体影像研究中心主任陈晓云谈到。中国电影“走出去”肩负的是传达真实的中国形象与中国精神内涵,破除国外对中国的文化臆想,同时实现电影抚慰人心的艺术本质。

    然而,在不少业界学者看来,中国电影自身的艺术品质、产品质量尚未能达到顺利“走出去”的程度。著名导演阿年认为:“中国电影‘走出去’,当下最大的问题在于艺术创造力,对人物的刻画,包括人物真实性、故事真实度等方面的问题都没有解决好。”青年导演常征也认为,在资本大潮的裹挟下,中国较多的电影缺乏大的文化视野,在艺术价值和美学观念上仍有待修为。

    反观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中国曾创作出一批频获海外奖项的“民俗电影”。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张宏提到,这些电影或表达了对中国历史与文化的反思,或聚焦于城镇底层人士与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以其厚重的人文内涵、对现实的诚实观照而符合了西方受众的某种期待视野——这也启示着电影创作者们要根植生活、秉持初心:中国社会的丰富斑驳为电影创作提供丰厚的土壤,电影更须肩负起映照时代的责任。

    “其实一切出路都须做好内省,练好内功。”音乐人、电影《皮绳上的魂》作曲张荐认为,“‘走出去’还不如融入进去,走进每一个作品的细节,因为只有细节才能更充沛地输出生命的能量。我们应该关心自己怎么看自己。把每部片子的精神面貌与腔调做得踏踏实实,向内做足,向外做好。”

    找到价值共同点

    有专家注意到,除了艺术质量欠佳,中国电影的海外输出题材也较为薄弱。其中动作片占比较大,某些题材并不适应国际性电影语言的表达,有些甚至沦为对东方文化的景观式堆砌,加深外国受众对中国的标签式理解。

    “我们需要将电影拍摄的范围扩大到国际关注的题材,并且能够在中国电影中表现国际共享的价值观内核。”北京电影学院科研信息化处处长、研究员刘军说道。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当代电影》副主编张文燕更是通过几何中的相交圆来形象说明,中国电影应在保持自身文化特质的前提下,激活与世界文化的  “交集区间”与情感共鸣点。例如  《卧虎藏龙》《喜宴》等虽是东方背景下的故事,其对共通情感的细腻描绘和东西方伦理的碰撞展示,让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以电影为载体有了交流的可能。

    而在电影自身之外,中国电影走出去还需疏通机制渠道,加强对国际市场、营销策略的研究,充分利用各电影节平台。刘军建议,中国电影界需要拥抱新兴的社交互联网,融合平台技术,注重国际化的人才培养,以更好生产“走出去”的电影。中国电影海外推广有限公司总经理谷国庆也认为,中国电影需建立海外长期销售场点,推行传统发行与网络发行的融媒体新模式,运用大数据组织拍摄一批适合海外发行的影片,增加输出效益。

    (本报北京12月22日专电)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