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8年12月23日 星期日
6
天下

都城考古,中华文明五千年连续发展最佳例证

——访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物系教授贺云翱


    文汇报:都城考古和其他类型的考古工作相比,有哪些与众不同的特点?

    贺云翱:总体而言,主要有以下特点:第一,规模大。都城考古的发掘体量基本都在几十平方公里以上,第二,发掘时间长。由于遗址规模大和人类活动的密集,很多都城遗址都有复杂或多个时代地层遗迹的掩埋叠压,一般没有三五十年或更长时间很难做完,像类似于殷墟这样的重要遗址,上百年乃至数百年后可能仍在发掘。第三,内涵深广,价值重大。我国古代的都城是国家甚至于一度是世界的经济、文化中心,营造过程汇聚了全国的智慧,文化内涵极其丰富,蕴含着重大的历史文化价值。第四,科技含量高,往往涉及包括环境、遥感、实验室考古及城市科学等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第五,考古工作与现代城市开发及民生密切相关,挑战大、保护责任大、利用空间广泛。

    文汇报:有人说,与近年来海昏侯墓、张献忠沉船等考古现场,出土文物瞬间在社会上引起的爆炸性反响不同,古都城的考古往往周期较长,性价比不高。对此,您怎么看?都城考古有什么意义?

    贺云翱:与单个墓葬或者文物点的考古不同,都城考古涉及国家文明发展历史的根本问题,毫无疑问具有社会整体价值,有着更宽广的意义。我相信,随着我们文化自信的不断提升,相比金银财宝,大众会去关注“我们的民族根基”  “文化家园”“文明的来龙去脉”等有着世界性意义和持久文化吸引力与生命力的问题,对都城考古的关注度会超过对个别墓葬文物发现的关注。当然,就都城考古而言,这也是两个互相有联系的领域。

    都城是每一文明共同体的文明特质及其文化发展高度集中的代表。翻开我国的考古学实践史,殷商都城遗址“殷墟”的发现,可谓  “开篇之作”。之后,都城考古一直处于“至高位置”。通过研究历代都城的总体布局、规划思想、各个功能区的布局和名称及其文化构成等方面的情况,可以清晰地观察到中华文明的发展足迹。离开都城考古,我们就无法深刻认识五千年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发展、多样性共生、异空间互动、跨民族创造等文明特质及其运动机理和“敬天法祖”“工商食官”“重人伦”“重礼制”“重社稷”及“重传承”等文化特征的实体性建构过程和具体的时空表达。此外,都城考古成果不仅为古都城遗址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还能够使当代人从中获得无限的创造性启迪,并为现代城市科学发展提供动力。

    目前,中国正在积极推动包括良渚遗址在内的都城文明遗产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通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使都城考古发现走向世界。

    文汇报:明中都作为一座罢建的废都,对它进行考古研究有何意义?

    贺云翱:明中都的营造处于历史上这样一个时代——明朝早期从洪武到永乐,三朝先后出现了三座建造背景并不相同的都城,且三个都城关系紧密,互动频繁,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所以,对明中都进行考古发掘,有如下意义:明中都见证了明早期重要历史,以及相应的国家都城建设的决策过程;反映了明早期都城建造理念、规制、营造水平,并有助于研究其中若干营建思想对南京城、北京城的影响;作为淮河文化的结晶,也是淮河流域文明发展的见证,毕竟如今在淮河流域,作为具有国家地位的都城遗迹留存并不多。

    除此之外,明中都虽未正式使用,但它和明代早期的许多历史人物如朱元璋、朱标、朱棣以及很多建文帝的“皇亲国戚”有关,明中都考古有助于研究这部分重要人物。

    文汇报:有种说法称明中都“规制之盛,实冠天下”,说它是南京都城、北京都城的蓝本。在您看来,明中都在我国古都城营造史中究竟应该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它的营造水准真的超越了之后的都城吗?

    贺云翱:根据史料记载和实物证明,明中都的建设水准非常高。从建造理念、营造水平上看,明中都超越了之前的都城。目前来看,明中都午门精美的石雕技艺,以及宫殿所用的蟠龙石础等,这些都是南京、北京所没有的,这方面明中都更加出色。但是,要讲明中都在营造水平上全面超越南京或者北京,以及它在哪些方面对明代南京和北京都城有所影响,恐怕还需要更多的考古发掘资料来证明。我很期待明中都的考古工作,它能揭开更多的历史未解之谜。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