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张文佑相识,始于一次偶然。
2002年春节期间,我顺道去靖江市中心一家好友开设的书画店品茗聊天,无意中发现店内陈列的书画作品中一副《菜根谭》名句对联“徜徉于山泉林石之间而尘心渐息,夷犹于诗书图画之内而俗气潜消”十分显眼:纯正的“二王”体例,笔酣墨饱,结构舒展,看上去清新靓丽,意涵内敛,是陈列作品中唯一上品。询问后方知,该条幅为一位肢残的年轻人口书。他名张文佑,河南人氏,刚过而立之年,2001年末完成了上海真如寺抄经,孑然一身,漂泊至靖江。
出于钦敬与好奇,我当即请朋友相约聚首。翌日,我在书画店见到文佑。他中等身材,略显清瘦,虽失去双手,却神采奕奕,待人和善,目光中充满自信。
寒暄后,我们海阔天空地聊了起来。文佑淡淡地向我叙述了他的人生履历:4岁因触电失去双手,靠顽强的意志和毅力生活学习,初中毕业后萌生了书法爱好,在家乡书法老师指导下,以口捉笔,吃尽千辛万苦,数十年坚持不辍,孜孜以求。
他告诉我,自己学习书法,不为做书匠,藉此谋生,而是要将其当作自己毕生的追求。他要以自己在书法上的成功,告诉世人:人生在世,贵在立志,不懈进取。他相信世上无难事,有志者成之。
他说,书法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博大精深。倘一味临摹仿书,只能形似,难求其真髓。因而他在苦练书法的同时,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研习古典文学,随着时间推移,他能背诵数百首古诗词和名人格言,并不断融会贯通,为自己的书法创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短暂的交流,使我认定文佑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励志青年。他不因自己肢体残缺而丧失了人生志趣和目标。虽处暂时困境却绝少功利之心。一股惜才爱才之心油然而生。经征得文佑同意,我决定接纳他为我公司员工,以解他生活后顾之忧,潜心书法创作。
相遇乃缘,相知在心。我和文佑从萍水相逢,其后数年间朝夕相处,逐渐相知,情谊日笃。他敬我如父长,我视其为己出。2006年,他应泉州承天寺住持之邀,赴该寺抄经。行前惜别,依依不舍。我深情地对他说,今后我们虽天各一方,但情系一心。希望你百尺竿头,更上一层。永不忘初心,淡泊名利,要学习梵高,因上努力果上随缘。牢记古人所言:高手在民间。承天寺十余年抄经,使文佑的书法突飞猛进,不仅成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还多次在国内书法比赛中获奖。为此,我十分欣慰当初眼光,没有看错文佑。
随着文佑书法造诣渐深,我又萌发了一个念想——为他在人文荟萃,海纳百川的上海,举办一次个人书法展。随着本人年事渐高,这一愿望愈发强烈。如今在众多业内专家、学者的鼎力扶持下,《勇猛精进——张文佑书法展》终将在上海图书馆盛大展出。
敝人心愿已遂,当无憾矣!
(马洲闲人 包迪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