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8年12月18日 星期二
7
教科卫;公告

数学和诗歌一样,是需要理解的艺术

——专访复旦-中植科学奖得主、杜克大学教授英格丽·多贝西


    ■本报记者 姜澎

    第三届“复旦-中植科学奖”日前揭晓。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杜克大学数学系教授英格丽·多贝西获颁此项科学大奖,并获得300万元奖金。多贝西因提出“多贝西小波理论”而闻名,在图形压缩和信号分析、医学成像等领域有着重要地位。在“复旦-中植科技创新论坛”上,多贝西接受了记者专访。

    博物馆里或是画展上,不论油画还是壁画,观众所看到的往往是几经修复的作品。作品完成之初究竟是什么样的?要复原一层层颜料下艺术家的本来手笔,就需要通过多贝西小波理论来分析。

    梵蒂冈的米开朗基罗壁画所呈现的明亮色彩,被认为是历经了20多年修复的结果,此前,米开朗基罗并不是一位色彩主义画家。而梵高的画作被发现褪色发白,但表层颜料覆盖下的颜色依然保持着鲜亮。

    “艺术品鉴赏者和艺术品修复者都会用X光或显微镜对油画进行解析,因为油画本身覆盖着一层又一层颜料,加之不断修复,甚至画板的两面都有颜料。所以画家原本的绘画意图和绘画过程,甚至心理变化,都需要我们通过技术手段进行解析。”多贝西告诉记者,将梵高的《自画像》无限放大,可以看到深浅不一的颜色对应不同的像素数值;而且不同时代的颜料成分不同,折射出的波长也不同。

    身为数学家,多贝西时常关注到被常人忽略的细节:“对我来说,欣赏艺术品是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的一种途径,同时也会让我更好地理解科学。比如,我会更关注艺术品的图像表达和信号传输。”

    多贝西从小就非常喜爱数学。虽然数学被认为是抽象而理性的学科,但她认为,正是不恰当的数学教学影响了大众对于数学的兴趣。

    她坦言,在美国,很多人都不喜欢数学,甚至恐惧数学。她说,虽然并非每个人都能成为职业数学家,但数学和诗歌一样,是一门极富美感的学科,每个人都应该享受数学思维的乐趣。多贝西认为,很多教育者把数学教育简化成数学公式和数学规律的教育,忘记了这些规律和公式原本是干什么的。她说,自己在中学时代学习诗歌,老师专注于讲授诗歌的音节和规律,这根本让人无法感受到其中的美和含义。“当我理解了诗歌,并且大声朗诵时,才能自然感受到语言和韵律之美。”

    数学也是如此,专注于学习规则和公式,不可能感受到数学之美,更不可能学好数学。多贝西坚信,应该为更多人打开数学的大门。她所在的杜克大学要求所有学生都必须学习数学,“对于那些不擅长数学的文科生,我主要教他们推理,学习如何理解数学的逻辑,让他们知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身为国际数学家联盟的首位女性主席,多贝西总是会被问到,数学是否有性别之分。对此,她表示,数学本身并没有性别差异,是文化和社会地位的差异导致了数学研究领域的性别差异。

    她强调,目前没有任何科学研究表明女性不适合研究数学。恰恰相反,任何一个领域,研究者的背景越多元,包括合适的性别比例,都会为研究带来益处。而且,她认为,随着研究课题和研究方式的改变,数学研究中的性别鸿沟正在逐渐缩小。比如,过去数学论文都是一个人署名,而现在数学领域的大科学项目越来越多:菲尔兹奖得主陶哲轩和英国数学家高瓦斯正在开展的一个数学研究项目,任何人都能通过网络参与,这可能会对数学研究的性别失衡带来一些改观。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