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8年12月18日 星期二
7
教科卫;公告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蒲慕明透露

“中国脑计划”明年春天启动


    本报讯  (记者沈湫莎)“中国脑计划基本确定将于明年春天启动,这将是世界上最复杂的脑计划。”在昨天举行的2018沪港青年科技创新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蒲慕明透露了这一消息。

    人类思维的物质载体是大脑,组成人脑的神经细胞数量上千亿,与银河系星体总数相当;而作为神经细胞连接点的“突触”数量,又是神经细胞的1000倍,总数达10的14次方。正是这宛若银河系繁星的细胞构成的神经环路和网络,使人类得以产生感觉、形成意识,拥有思维、记忆和认知能力,而人类对于大脑的认知还相当有限。

    比如,人们对神经细胞如何编码、储存和提取神经信息已经理解得比较清楚,对局部环路和长程环路如何处理神经信息也有所理解,但对神经信息如何产生感觉、知觉、情绪等基本功能,如何产生思维、抉择、意识、语言等高级脑认知功能的理解极为有限。

    “打个比方,当前脑科学的发展水平相当于20世纪初期的物理学,很多现象都看到了,但理论上还没有重大突破。”蒲慕明说。

    目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制定了脑科学计划,中国何时能够推出自己的脑计划备受关注。蒲慕明表示,经过四年多筹备,中国脑计划基本确定将于明年春天启动,这一由“一体两翼”组成的科学计划包含的范围更广、研究的问题更彻底。

    中国脑计划的“一体”是指脑认知功能的神经基础,包含模式动物全脑图谱绘制、认知功能神经环路研究和脑研究创新技术平台三个方面。不久前,蒲慕明所在的实验室三维重构了52个小鼠皮层神经元的轴突全脑投射图谱,作为模式动物全脑图谱绘制的一部分,这些工作为的是弄清楚大脑的认知功能究竟是怎么形成的。

    而“两翼”,一是指如何诊断和治疗重要脑疾病,包括幼年期自闭症和智障、中年期抑郁症和成瘾、老年期的退行性脑疾病;二是指发展人工智能与脑科学结合的脑机智能技术,主要包括脑机接口和脑机融合新模型、新方法,新一代人工网络计算模型和类脑计算系统。蒲慕明说,以智能技术为出口的脑科学计划,在世界上独一无二。

    蒲慕明表示,中国在脑科学领域的研究发展非常迅速,也具备了一定优势。早在2015年,上海就启动了全国首个市级脑科学计划,为脑智科学的发展和中国脑计划打下了坚实基础,由此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年轻科学家。

    世界首批克隆猴“中中”“华华”的出生,更是让“中国脑计划”吸引力大增。蒲慕明说,做脑科学研究离不开模式动物,猕猴是最接近人类的模式动物。上海将以此为基础成立脑疾病模型中心,推动我国率先发展出基于非人灵长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全新医药研发产业链,由此促进对于阿尔茨海默病、自闭症等脑疾病,以及免疫缺陷、肿瘤、代谢类疾病的新药研发进程。

    论坛上还签署了《关于加强沪港创新科技合作交流的协议》,其中包括鼓励和支持沪港两地的高校与科研机构开展科学研究项目。香港科技园首席商务总监徐建表示,香港在生命科学领域的科研实力雄厚,“中国脑计划”的启动将会促进沪港科研合作,双方将携手探索这块人类认知的“最终疆域”。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