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首席记者 钱蓓)2018年12月13日,第五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与龙华烈士纪念馆首次南北联手,共同举办“英雄壮歌”上海抗战英烈事迹文物图片展。昨天,展览开幕仪式与国家公祭在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同步举行。
公祭日活动由宝山区委宣传部、宝山区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主办,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与龙华烈士纪念馆、上海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研究会联合承办,当天共有社会各界约300名人士参加。
本次展览共展出照片91张、文物43套(53件)。23件首次对外展出的文物包括《国民革命军第五军淞沪抗日画史》、姚子青委任状、罗卓英赴战场遗址缅怀牺牲将士照片、日本陆军将官与佐官指挥刀、1941年新四军第四师政治部翻印的《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等,其中不少是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二期扩建新馆“上海抗日战争纪念馆”的陈展储备品。淞沪抗战纪念馆馆长唐磊告诉记者,淞沪馆一期聚焦“八一三”淞沪会战,二期主题则是上海14年抗战历史,两馆展出文物因此有所不同。
宝山是侵华日军最初的登陆地,也是淞沪会战的主战场。日军从登陆之初就对中国军民大肆屠杀,奸掳焚杀无恶不作,给上海人民带来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侵华日军罗泾大烧杀遇难同胞纪念碑”落成仪式昨天在侵华日军罗泾大烧杀遇难同胞纪念地举行。纪念碑总长22.44米,主体墙文字为“侵华日军罗泾大烧杀遇难同胞纪念地”,寓意在罗泾大烧杀中遇难的2244名同胞。背面的地面铺装了“侵华日军罗泾地区暴行示意图”,以青砖作为挡土墙。设计方案竭力体现“纪念哀悼、铭记历史、渴望和平”的主题,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旨在建设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营造神圣、庄严、肃穆的纪念性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