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8年12月12日 星期三
5
评论;视点

为新时代新作为增强新动力


    童世骏

    要实现领导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最重要任务之一是激发干部队伍的工作热情、强化他们的工作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包括诸多方面,党政部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等“体制内”方面需要优秀人才,非公企业和非政府组织等所谓“体制外”方面也需要优秀人才;两个百年目标要成功实现,这两个方面的优秀人才缺一不可。

    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能否保持应有优势,大致说来,发生在五条“赛道”上,它们分别是最高层面的理想信念、最低层面的实际利益,以及处于中层的职业伦理、岗位兴趣和集体荣誉感。

    在理想信念的层面上,实际上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政治优势”的重要方面。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不仅是崇高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的全面发展),而且是理性的(由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提供论证和支持),是有实例的(先进模范人物的榜样示范)。理想信念方面的竞争力是我们最重要的竞争力,我们要继续保持、努力提高。

    相对来说,“体制内”在物质利益方面的优势,不那么明显,甚至没有多少优势。针对这种情况,需要“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而“实际问题”方面的努力空间越小,“思想问题”方面的努力空间就会越大。

    具体到职业伦理、岗位兴趣和集体荣誉感这三个方面,就都属于广义的“思想问题”的范畴。

    第一是职业伦理。所谓职业伦理,是指对自己的岗位职责,一定要有“敬业”精神。德国社会学家韦伯在研究现代资本主义为什么在西方兴起时发现,现代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往往是新教徒人数比较多或者作用比较大的地区;所谓“新教伦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所谓“天职”的观念。在上世纪60年代东亚经济起飞以后,也有不少学者发现,在这种经济成功与东亚地区比较普遍的“儒商精神”之间,也可以找到密切的联系。上海之所以在现代化进程中取得较好成绩,也与上海在敬业精神、事功态度和规则意识方面有很好的传统有关,这个传统是我们要在干部工作中发扬光大的。

    第二是岗位兴趣。所谓岗位兴趣,对于大学教师来说就是学术兴趣,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就是管理兴趣、做事热情和攻关克难的志向。让自己长时期地维持在高度创造性的工作层面,兴趣尤其重要。在上海这样的地方做管理工作是具有高度挑战性的,也能享受到在别处享受不到的幸福。但如果对这样一种高强度的工作从一开始就没有相当的兴趣的话,是很难获得工作的成就的,进而也就无法享受因为工作成就而得来的幸福。干部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是通过针对领导干部的兴趣爱好和能力特长进行恰当的任务配置和岗位调整,让领导干部尽可能处在“爱岗敬业”的状态。

    第三是集体荣誉感。马克思很早就指出,要走出利己主义和自我牺牲之间的非此即彼,建立自主个性和真实集体之间的有机统一,而“真实集体”是个体成员在其中感到受关心、受尊重的那种集体。当然,“真实集体”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集体成员为建成这种集体必须付出努力、甚至作出牺牲。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至今,中国人民在创造这样的集体的道路上取得了巨大成绩。尤其在上海这样一个肩负着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重任的地区工作,我们都享受着前人为我们创造的成就和荣誉。现在轮到我们为后人创造能够为他们所享受的成就和荣誉了。建设这样一种爱护人、尊重人的集体,形成这样一种集体中个体成员之间团结一心、荣辱与共的情感,会实实在在增强集体成员(尤其是他们的领导和骨干)的工作动力。

    在我看来,要赢得上述五个方面、尤其是后面三个方面的优势,最重要途径之一,是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自党的十八大以来进行的反对“四风”的斗争,尤其是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斗争,进行到底。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不仅有悖于前面所说的崇高理想、有损于前面所说的合理利益,同样(甚至尤其)有违于管理岗位上工作的人们的职业伦理、岗位兴趣和集体荣誉感。

    (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