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薄小波)威马汽车公司的新能源汽车于9月底正式批量交付。在上海实现从“0”到“1”,威马汽车仅用了三年。这一奇迹般速度有赖于青浦区市场监管局的 “猛踩一脚油门”——青浦区在注册许可方面启动“容缺审批”“全程服务”等机制创新。
2015年,威马汽车启动迁址计划,将其营运总部迁至上海青浦区。收到这一申请,青浦区市场监管局注册许可科立即启动一站式服务机制,进行全程对接。抢时间、拼速度,受理窗口的干部们想了很多办法,尤其是在遇到某些特殊情况时探索“容缺审批”等制度创新。
威马汽车自成立之初就确立了“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做智能电动汽车的普及者;第二步成为数据驱动的智能硬件公司;第三步,成为智慧出行服务商。智慧出行,是威马汽车致力打造的核心理念;企业因此想把“智慧出行”加到新公司的企业名称中。但窗口干部对照现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却无法为“智慧出行”找到一个匹配项。
既然作不了行业,那能不能就让“智慧出行”作为企业字号出现呢?窗口干部另辟蹊径为企业找到了一个解决办法。他们积极与市工商局相关处室沟通,获得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最终顺利为企业核准了“威马智慧出行”这一企业名称,实现了企业品牌与名称的统一性,拓展了其品牌效应。
因为公司名称中不含有行政区划,在迁入过程中需要重新经市工商局审查备案方可登记使用;青浦区市场监管局又积极与市工商局相关处室沟通企业名称备案事宜,实现名称登记与注册登记的无缝衔接。同时,跨前开展登记预审服务:在登记档案还未送达之前,提前启动材料预审服务,协助企业厘清迁移所需事项,提升了企业的办事体验。最终,企业登记材料一经收齐,当场受理,当场发照,让企业体会到了“青浦速度”。
今年1月,威马汽车提出要组建集团公司。◆下转第四版
(上接第一版)青浦区市场监管局从一开始就保持密切关注——一方面,有条不紊地为企业谋划好具体发展细节,从拟定章程到设置经营范围,甚至连合理架设公司组织结构等细节一一涉及;另一方面,高质高效完成登记事项,一次次刷新着“青浦速度”纪录,为企业发展赢得宝贵时机。
对威马汽车采取“容缺审批”“全程服务”,是青浦区政府部门争当“五星级店小二”的一个缩影。青浦区推出重大项目容缺式审批机制的另一受益者,是在青浦区寻求发展的华为公司。华为公司股东远在深圳,材料准备周期长但是设立时间要求紧,青浦区市场监管局允许在申办人书面承诺事后补齐所缺的其他申请材料后,先发营业执照,同时指派专人负责补充材料,为企业落户打开快捷通道。此外,今年以来,青浦区市场监管局还为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盒马鲜生等55家进博会重点配套企业提供百余次“全程服务”。所谓“全程服务”,就是着眼于“放管服”改革,发力于服务机制创新,落脚于营商环境优化,主动亲近重点企业,提升青浦区市场准入便利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