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首席记者唐闻佳)中晚期肺癌患者等来了一个好消息——昨天15时,68岁的蒋老伯平安地从重症监护室回到了普通病房。他是国内首例经免疫治疗后重获手术机会的中晚期肺癌患者。上海市胸科医院也据此率先全国开始探索“免疫+手术”新模式。
一个月前,蒋老伯入院时被确诊为右上肺鳞癌中晚期,肿瘤达4厘米多,侵犯右总支气管,包裹整个右肺动脉根部。这样的病人,手术风险太高,需切除右侧全部三叶肺叶。按惯例,医生会为他先做化疗,根据治疗效果再评估是否能手术。然而,化疗疗程需持续两三个月,随之而来的毒副反应令许多患者无法承受,尤其老年人体质弱,其治疗效果和耐受情况更十分有限。
上海市胸科医院肿瘤科多学科团队决定采用国际最前沿的免疫治疗方法为蒋老伯解决难题。
在肿瘤科陆舜主任带领下,由肿瘤科(内科、外科)、放射科、病理科等组成的团队,经过多次研讨和会诊,在一个月内,通过免疫治疗方法,蒋老伯的肿瘤从原来的4.2厘米缩小到2.8厘米,整整减少了30%!手术指征有了!
这一个月里,作为蒋老伯在免疫治疗阶段的负责医生,肿瘤科主任医师周箴团队对他的病情进行了密切细致的诊治和观察。30天的治疗后,专家们欣喜地发现老人的肿瘤组织明显缩小,肺动脉侵犯减少,虽然手术难度还是很大,但各项指征都已经符合标准,得知消息的蒋老伯激动不已,他做梦也没想到在那么短的时间里自己竟然有了做手术的机会。且和化放疗相比,免疫治疗基本没有毒副反应,蒋老伯感觉体力“棒棒哒”,完全能够承受手术。
这台手术由肿瘤科(外科)副主任医师丁征平主刀,凭借娴熟高超的技术和专业丰富的经验,他带领团队为老伯施行了右肺上叶袖型切除术,完整地摘除了肿瘤,并保留了老人的右侧肺中、下叶。
手术十分成功,第二天蒋老伯就转入了普通病房,精神良好。
“免疫治疗可用在术前诱导或者代替化疗,这不是天方夜谭。欧美在这方面起步较早,但中国的发展速度非常迅猛。”陆舜介绍称,在手术前进行全身或者局部治疗的新辅助治疗是目前国际性趋势,肺癌诊疗将迎来新的一次革命性进展,更多中晚期肺癌患者将有更多精准、有效、个性化的临床治疗方案,获得重生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