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8年12月02日 星期日
3
要闻

一所摆脱“辍学之困”的东北农村中学


    “上学有那么重要吗?”多年来,这是吉林省榆树市五棵树镇中学很多老师家访时不得不回答的问题。

    这所地处我国东北农村的中学,从建校之初就遭遇学生“辍学之困”:恶劣的环境、贫困的家庭、厌学的孩子……最严重时全校三分之一的学生辍学。如今,辍学率已控制在千分之一。

    而在学校留存的黑白照片里,这所学校在1952年建校时,只有2个教学班60多名学生,教室是几间泥草房,桌椅由木板和土坯拼凑而成。那时,很多师生都要步行一个多小时来学校,途经一条大水沟。老校长龚庆顺回忆,1968年参加工作时,每逢大雨,300多米宽的水沟里水深齐腰,学生需要手拉手蹚过河沟。

    一到雨季老师就犯愁,很多学生不敢来上课。为了保障学生安全,龚庆顺每逢雨天都要站在河边当“摆渡人”,一手拉着一个,一步一滑地蹚过河水,一天要接10多名学生。直到当地政府在沟上修桥,学生才不必再“涉险”上学。

    2000年以后,学校建起了5层教学楼、电地热的学生宿舍、冲水厕所……办学条件逐渐好转,但仍有不少因贫困辍学的学生。那时候,每当有学生不来上学,老师就要家访劝返。

    随着国家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农村人均收入提升,农村家庭越来越重视教育,贫困已不再是辍学的原因。而这个农村中学却遇到了新的难题——孩子厌学怎么办?

    提升学生的兴趣是控制辍学的关键,五棵树镇中学组织起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王勇亮(化名)就是被排球社团“拉”回来的。这名学习成绩年级倒数的学生,初一时就有了厌学情绪,多次辍学在家。王勇亮爱打排球,班主任就拉他进入排球社团,但有约定:“必须学好文化课才能打比赛。”为了“不坐冷板凳”,王勇亮开始用功,并逐渐融入集体。2017年参加榆树市初中排球赛,他作为学校主力上场,球队夺得冠军。今年,王勇亮顺利升入高中。

    如今,这个农村中学各种社团活动丰富多彩,打篮球、踢足球、书法、绘画、太极扇……学生各有所长。

    辍学虽已不再是困扰的问题,但校长宋海江却难言轻松,新一轮的信息化教学是摆在农村学校教师面前的新课题。今年,配合一体机的智能课程2.0时代已迈进校门,老教师们都在学习如何利用手机和云空间教学,学生也可以利用云资源自学。“明年起,教和学都将迎来历史性变化,这些都是这所农村中学过去不敢想象的。”宋海江说。

    新华社记者 李双溪(据新华社长春12月1日电)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