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首席记者许琦敏)昨天凌晨,《自然》杂志在线发表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院潘巍峻研究员的最新发现:在全球率先活体观察到造血干细胞归巢的全过程,还找到了引导其归巢的“导航仪”——先导细胞。
这项研究将有望大幅提升造血干细胞的移植效率,同时也为人类理解肿瘤、免疫、血液病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提供广泛的借鉴意义。
造血干细胞必须要进入到造血组织,才能产生出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后代”,这个过程称为“归巢”。早在上世纪50年代,这一现象就已被发现,但由于归巢有相当大的时空跨度,得对活的生命体进行长时间、高精度的观测,才能解析整个过程,实验难度非常大。
2012年,潘巍峻回国建立实验室,开始挑战这一热门的世界级生命科学难题。他们关注到斑马鱼胚胎中的尾部造血组织CHT,这里是斑马鱼新生造血干细胞首先归巢的地方。他们利用高分辨率的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到造血干细胞在到达CHT时,会在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下减速,并被一种巨噬细胞亚型引导到附近的静脉微血管中发生“归巢”。
科研团队还对造血干细胞的停留位置和时间进行了大量统计和计算,发现了造血干细胞归巢的时空规律。
“就好比凤凰只有回到自己栖居的梧桐树,才能行使自己的使命与功能。”潘巍峻说,他们在这项研究中所建立起来的在体观测实验系统,未来将可运用到更多生命过程的观察中。
“这将在国际上开启造血干细胞在体长时程、高分辨研究的新时代。”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林表示,这项由中国科学家独立完成的原创性成果,也是在体水平的细胞命运可塑性研究的一次成功尝试,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具有广泛借鉴意义。
《自然》杂志资深编辑认为,该研究在世界上首次解析了造血干细胞归巢的时空动态全过程,并初步解析了干细胞巢的分子细胞基础。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血液科副教授陈彤希望该成果能尽快应用于临床,“先导细胞可以为造血干细胞归巢打开方便之门,这预示着今后可能在临床上大幅提高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成功率。”
目前,该团队正在申请国内专利和欧美地区的国际专利,以便将成果尽快向临床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