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8年11月05日 星期一
5
互利共赢 中国与世界同行;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卷首语


    ■本报首席记者 顾一琼

    丰岁欢声动四邻,深秋景气粲如春。

    今天,上海,“四叶草”舒展花叶,迎客八方。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正式拉开帷幕。

    帷幕之后,是中国这扇“只会越开越大”的开放大门,以及践行扩大开放决心的“中国号”发展快车。

    中国将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坚定不移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坚定不移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借由这场国际经贸盛会,中国向世界发出坚定而清晰的声音。

    今年,恰逢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和一系列新举措,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遭遇逆风之际,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充分展现了中国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的决心和信心。

    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提出、亲自部署推动的,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我们坚定支持贸易自由化、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也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又一重要举措。

    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家企业参展,世界500强中签约参展龙头企业达200多家,预计超过15万专业采购商到会采购,不少全球领先科技将在此进行全球首发或亚洲首发……通过开放、共享中国市场,展现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体现中国负责任大国担当,有利于形成示范效应,促进各国开展贸易和开放市场,推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独行快、众行远。

    互利共赢,与世界同行。

    这场国际经贸盛会,是世界上第一次以进口为主题的大型国家级博览会,显示出中国贸易战略的转变,也向世界阐释了双向开放理念,为倡导构建共商、共建、共享的国际经贸合作机制提供全新视角和宽广舞台。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地标之一,上海是靠“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创新牌”发展起来的。而借由举办进口博览会,这座追求卓越的城市也将把握好这一“开放共享”的重大机遇,进一步扩大开放、促进更多商贸交流合作,全面提升新一轮对外开放水平。

    当下,上海正以深化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为契机,加大改革探索力度,整合现有贸易展示、交易和促进平台,为进口博览会搭建线上线下、综合和专业相融合的“6天+365天”一站式进口交易服务平台,提供常态化交易服务,进一步增强进口集散功能,为各国商品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便利。同时,通过“放管服”改革,上海不断探索更加高效的贸易便利化措施,形成一系列具有国际竞争力、与开放型经济相匹配、相适应的贸易监管体系,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贸易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贸易中心。

    打开国门,拥抱全球,贡献世界——四十年来中国改革开放的主线和脉络清晰可见,并将一以贯之,借由“四叶草”向全世界散播出互利共荣、命运与共的动人花语。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