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8年11月04日 星期日
11
聚焦第二十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一周看点


    颠覆传统审美标准,辛迪·舍曼中国首个大型个展

    时间:11月7日至2019年1月13日  地点:复兴艺术中心

    美国殿堂级摄影师辛迪·舍曼将携百余件作品造访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展览不仅设置互动环节,艺术家本人也将在讲座和公教活动中与观众见面。

    舍曼以扮演自己所有摄影作品中的主角著称。她化明星妆、设计戏剧性的场景和服装,变身好莱坞电影中的经典女性形象,目的却是颠覆大众媒介宣扬的审美标准,引导观众重新审视自我与社会定位,思考娱乐与崇高、美丽与丑陋背后的法则。舍曼在拍摄手法上颠覆了传统摄影强调的纪实性,表情中时常流露被凝视的紧张、不自然、迷茫和惶恐。被拍摄的对象在她的镜头下呈现了“涂抹”的不真实,但也通过想象、欲望和情绪成为了更饱满的人。她对内心世界的表达,形成了艺术肖像摄影的先锋创作理念。2011年,舍曼戏仿当时流行杂志中心插页而创作的作品《无题96号》,打破了当时单幅摄影作品交易的最高纪录,以389.05万美元价格售出。

    此次中国首展不仅将完整再现辛迪·舍曼各时期代表作品和创作历程,还将展出九件艺术家在今年全新创作的作品。随着摄影技术的进步,数码技术日益取代传统胶片和后期修图,舍曼的作品中也对其进行了广泛应用,新作表现形式虽有所改变,仍在延续自我演绎的主题。舍曼以后现代颠覆了摄影的定义,她希望打破人们对艺术敬而远之的态度,创作出无需事先做功课、大众也能理解的作品。此次展览二楼展厅特别制作了两幅作品墙纸,方便观众近距离欣赏,真正沉浸其中。

    在合唱中加入戏剧元素,《白马村游记》归来

    时间:11月8日  地点:东方艺术中心

    《白马村游记》是上海彩虹合唱团2017年的创作,已在全国多个城市举行巡演,此次回归上海可谓专为艺术节“加场”。

    《白马村游记》讲述青年顾远山面对生活中的变动,内心无法坚定时,梦游世外桃源白马村。在白马村的醉酒梦呓、乡间传奇、声势浩大的祭祀中,他开始理解别人的生活。合唱团艺术总监金承志介绍说,这部作品“是我的一个小突破,在合唱中融入了一点戏剧元素,会有一些互动,不仅仅是音乐的成分。”

    本场音乐会也是对近年彩虹合唱团作品的回顾:上半场音乐会将带来《泽雅集》《落霞集》两部套曲中的选曲,以及一些创作改编的流行作品。下半场则是有伴奏人声合唱套曲《白马村游记》,该套曲也以接近古典的方式写就,共有七个章节,其中使用大量温州方言,颇有民俗特色。

    以动听好看消解晦涩,《木板上的画》纪念伯格曼百年诞辰

    时间:11月4日  地点:大观舞台

    今年恰逢瑞典国宝级导演伯格曼诞辰一百周年,来自瑞典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合唱团带来音乐戏剧《木板上的画》。该剧严谨延用了伯格曼所写的剧本和经典画面,而音乐戏剧动听好看的形式,也让大师经典显得不那么晦涩,更加平易近人。

    罗密欧与朱丽叶合唱团也在艺术节舞台上以该剧纪念他为艺术注入的人性思考和哲学意义。《木板上的画》最初源于中世纪祭坛的画面,伯格曼在马尔默戏剧学校教书时,以此为主题为学生创作了短剧,后来改编出完整的剧本搬上舞台。这也是伯格曼在马尔默市剧院担任负责人期间,最后一次导演自己的作品。

    罗密欧与朱丽叶合唱团此次创造性地在前奏中直接使用中世纪音乐,将观众引入一个梦幻般的世界:骑士、乡绅、孕妇、女巫、小丑等人物一一登场,在未知的命运中徘徊。演员们热情幽默而略带神经质的歌唱,与伯格曼的画面风格相得益彰。

    伯格曼曾在自传中写道,“《木板上的画》逐渐成为了《第七封印》,这部不平衡的电影如此贴近我的心灵,因为它创作于艰难的环境,却充满活力和喜悦。”而在音乐戏剧中,观众也能看到无法沟通的集体、功能失调的家庭、信仰与理性的局限等伯格曼作品中经常出现的主题,中世纪阴影下死亡之舞的场景尤其惊心动魄。《木板上的画》瑞典共有四种官方版本,第一个是伯格曼导演的广播剧,此次登陆艺术节舞台的则是伯格曼第二次执导的戏剧版本。而伯格曼后来的影史经典《第七封印》也是根据《木板上的画》故事蓝本改编而成。(整理:本报记者 吴钰)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