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8年11月03日 星期六
3
要闻

《陈云与调查研究》专题展揭幕


    本报讯  (记者李婷)由陈云纪念馆主办的《陈云与调查研究》专题展昨天在陈云青浦调查研究旧址揭幕,展现了陈云实事求是、勤于调研的工作作风。

    展览分为“新中国成立前的调研足迹”“新中国成立后的调研足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新时期的调研足迹”“陈云的调查研究方法与时代价值”四个部分,通过文献、历史照片全面系统地梳理了陈云一生的调查研究足迹,呈现他鲜明的调查研究方法及其重要的时代价值。

    陈云是调查研究的典范,为全党树立了贯彻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的光辉榜样。展览中展出的一份上世纪50年代末的文件,为人们无声讲述了一段往事——庐山会议前,中共中央与毛泽东逐渐觉察到“大跃进”中高指标带来的一系列混乱和大量浪费现象。为减少损失,毛泽东计划把1959年的钢产量降到2000万吨,并征求陈云意见。陈云回答说,生产2000万吨也很难完成。于是毛泽东委托陈云进一步落实钢铁指标。经过周密的调查研究,陈云提出1959年钢铁生产的指标为1300万吨,并被党中央所接受。毛泽东称赞陈云:只要是于人民群众有益的,对国家经济建设有益的,陈云就敢坚持,真正做到在实际工作中求真。

    据透露,陈云善于使用蹲点调查法。1961年6月下旬到7月上旬,他在上海市青浦县小蒸人民公社住了15天,进行农村调查。他听了两次公社党委汇报,召开了十次专题座谈会,亲自蹲点调查。从小蒸到各个自然村,来回要步行六七里路,有时还要跨越水沟,他不顾心脏病,多次到农民家中观察他们养猪、种自留地、住房和吃饭等情况,真正做到听真话、察实情、办实事。“他心系群众、敢于负责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在参观完展览后,不少党员干部发出如是感叹。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陈云长子陈元,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慧琳等出席了开幕仪式。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