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30日,闵行中学第六届Open day当日,一首由学生电声乐队Oxygen改编的校歌《闵中之歌》以其灵活大胆的表现形式和富有激情的音乐节奏刷屏了朋友圈。同时,这首仅34秒的solo排练视频在网易云音乐获得了25.5万的点击量。与校歌共同进入公众视野的就是Oxygen——闵行区唯一的一支中学生电声乐队,还有乐队的主音吉他手薛楠,乐队的作曲、校歌的吉他编曲和总编曲。
薛楠是闵行中学高二年级的学生,这个成绩名列前茅的理工男,很早就在心中播下了音乐的种子。他从小学习木吉他,琴弦震动流淌出的乐音让他沉醉。初中四年,虽然也有过几次在新年和典礼上的表演,但薛楠也坦言,组成一支乐队进行有序列地排练与演出并不是一件易事,这也是为什么沪上许多中学有民乐团,甚至交响乐团,却鲜有电声乐队的原因了。
幸运的是,闵行中学倡导多元发展,为学生的个性成长创造条件,特别是学校特色的生涯认知和生涯体验课程激发了不少学生的梦想实践。薛楠考入闵中后就惊喜地发现在充足的社团课程保障下,学校有一支薪火相传五年的学生电声乐队——Oxygen,汇聚了一批有特色、有热情的音乐同道人。学校每年发布创新孵化基金的招募,欢迎各种类型的学生研究课题。于是,薛楠就想能不能用自己喜欢的摇滚乐做一个课题呢?校庆90周年在即,改编闵中校歌的创意跃入心中。
在听取老师、同学们对改编校歌的建议之后,薛楠与乐队成员陈立颀、邢佰昂、周新卓、邓一磊着手进行改编。作为从没接受过专业编曲训练的薛楠而言,改编充满了挑战。一开始构思这首歌的时候,他想完全打破格局,用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来诠释这首歌。乐队指导马婷婷老师提出建议说,原版的校歌有其传承的价值和味道,不必完全替代,能不能在校歌的旋律上做局部的改动呢?这样一改就发现真的不错,旋律和节奏挺配的。经过多次调试,一首歌的旋律就在三把吉他的演奏下,大致表现出来了。在马老师的指导和乐队的磨合下,校歌演奏达到了最动人的效果,做成了最终的版本。汇聚了校歌文化与改编创意的《关于闵中校歌改编的尝试研究》也获得了年度闵中孵化基金特等奖。
短短两年的时间,薛楠从实践中得到了许多成长体验,也感谢学校生涯教育体系下的一路陪跑和助力。他说:“科学家乐手陈涌海是我的偶像,交大物理系是我的目标,为了追赶偶像、实现目标,我会加倍努力!”
在闵行中学,像薛楠受惠于学校教育而茁壮成长的学生屡见不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