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湖对话
■本报记者 沈竹士
记者:您如何评价中国青年科研工作者?
威廉姆·莫纳尔:如你所知,中国人勤奋刻苦,每天都工作很长时间,而且普遍接受过很好的专业训练,这些都是优秀的特质。但我希望中国青年科学家能更加享受科研的过程,享受每一次发现新事物时的喜悦,这将使他们在科研中更加充满热情。
记者:中国科学家有望拿到诺贝尔化学奖吗?
威廉姆·莫纳尔:当然可能。我注意到今天论坛讨论了青年科学家成长的话题。诚然,很多诺奖得主三四十岁就已经拿出研究成果了,但新成果的影响扩大需要时间,往往要等到人们广泛应用这种成果之后,诺贝尔奖才会认可你。所以,回到我刚才的那句话,享受科研的过程,而不是抱着冲击诺奖的那种心态。
记者:您对国际科研交流合作怎么看?
威廉姆·莫纳尔:我不是第一次到中国。今年8月,我应复旦大学化学系副教授刘建伟的邀请到访复旦大学,并给学生们做了学术报告。科研需要合作,合作有很多种途径。访学交流当然算是,发表论文也是一种交流方式。我说的发表不仅是在 《自然》等传统科学杂志上,也包括E-Life这样的在线开放获取的学术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