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8年10月25日 星期四
10
人文聚焦

第六届乌镇戏剧节汇集33部特邀剧目109场演出

水乡秋色中,戏剧精神激活万物生长


①乌镇戏剧节小镇嘉年华热闹非凡。②改编自1920年德国表现主义同名电影的印度当代戏剧作品 《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③孟京辉《茶馆》作为开幕大戏,备受关注。 (均乌镇戏剧节供图) 制图:冯晓瑜

    ■本报记者  童薇菁

    又是一年乌镇戏剧节“刷屏”时间,今年的开幕大戏、国内外特邀剧目、论坛嘉宾以及两场别开生面的剧本朗读会,连日来持续在国内戏剧人的朋友圈霸屏。

    今年乌镇戏剧节以“容”为主题,正如本届戏剧节艺术总监孟京辉所说:“容者,盛也,承载万物生长。”两周内轮番登台的33部海内外特邀剧目、109场演出、15场小镇论坛,让乌镇精彩纷呈,桥头水边摩肩接踵的都是中外戏剧人的身影,街巷花园的空气中也溢满了戏剧的味道。

    全球四大殿堂级剧团齐亮相

    每年的乌镇戏剧节,海内外重量级演剧团体的到访都是一大亮点。今年,乌镇戏剧节特邀了四大历史悠久的世界知名剧团,包括俄罗斯莫斯科艺术剧院、德国塔利亚剧院、日本SCOT剧团、波兰华沙新剧院,这些艺术团体站在各自辉煌的历史成就上,依旧在不断追求突破、实践创新。

    莫斯科艺术剧院由世界戏剧巨匠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创立于1898年,契诃夫、高尔基、布尔加科夫等最著名的剧作家均诞生于莫斯科艺术剧院,并在这里成为“奇迹”。同时,这里也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的摇篮。今天120岁的莫斯科艺术剧院,仍站在艺术追求的世界前沿,保持高水平的创作和探索。

    两次获得塔巴科夫奖的俄罗斯著名导演亚历山大·莫洛奇尼科夫携其反战巨制《19.14》来到乌镇戏剧节,讲述几位一战时期法国和德国士兵的悲剧故事。莫洛奇尼科夫并没有用说教的方式展示历史全景和人类社会残酷的一面,而是用古老的卡巴莱歌舞等欢乐的手段“反过来”讲故事,更添作品的深度。

    传奇剧院德国汉堡塔利亚剧院在欧洲闻名遐迩。此次,塔利亚剧院80后导演巴斯蒂安·克拉夫特将携 《黑暗中的舞者》到来。该剧最震撼之处在于,演员们将完全在黑暗中表演,观众会沉浸在失明般的体验中。

    日本SCOT剧团由“日本国宝级戏剧大师”铃木忠志创立和带领。铃木忠志是近年来极受国际剧坛推崇的现象级戏剧导演,这次他为乌镇戏剧节带来了新作《北国之春》,在这部作品里,观众能看到铃木忠志有关身体的理论。

    华沙新剧院由克日什托夫·瓦林科夫斯基创立,是国际舞台上代表波兰文化最活跃的机构之一,沃伊特克·齐梅尔斯基是当今欧洲剧坛最著名的导演之一,这次到访乌镇戏剧节的《说话的手》用波兰语和手语演出,独白与迷人的舞台构思,创造出沟通与叙事的美学新意义。

    回望经典,对中外名作集体“美学致敬”

    经典作品的价值在于能穿越时空,为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观众所理解、欣赏,而对经典的重新演绎,不断丰富了它们的内涵与外延。

    由国内名导孟京辉执导,演员文章、齐溪等领衔主演的中德合作剧《茶馆》,将是对我国文坛巨匠老舍一次盛大的 “美学致敬”。此次孟京辉与陈明昊、刘畅、丁一滕等多位极具个人风格的国内新生代导演共同深入探讨原著的精神内核,并力邀德国当代戏剧艺术家——塞巴斯蒂安·凯撒担任戏剧构作。

    塞巴斯蒂安不仅是德国当代艺术大师卡斯托夫的御用戏剧构作,还在德国柏林人民剧院任职长达10年之久,是当代剧坛数一数二的戏剧艺术家。第四届乌镇戏剧节上长达五小时的 《赌徒》就是他的重要作品之一。

    此次中德合作颇具意义,孟京辉记得,38年前,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创作的首版《茶馆》代表中国当代戏剧走出国门,前往的第一站就是德国。在乌镇戏剧节首演后,《茶馆》将陆续开启德国、法国、北美洲等世界巡回演出。孟京辉认为,经典需要不断地去探索美学边界,“守旧、复刻和思维定式,是艺术灵感的天敌,站在经典的肩膀上不断实验、探索才是对传统的真正发扬。”

    对经典的致敬和再创作,是当下戏剧文化发展的重要趋势。老舍《茶馆》、贝克特《等待戈多》、德国表现主义电影杰作《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莎士比亚《皆大欢喜》、法国文学名著《小王子》等都是世界文化长河中璀璨的文学瑰宝。本届乌镇戏剧节的一大艺术命题,就是对这些优秀戏剧文学遗产的致敬与再解读,佳作涌现,值得期待。

    相关链接

    这些戏剧佳作点亮今秋乌镇

    《等待戈多》

    来自罗马尼亚锡比乌国家剧院的国宝级导演希尔维乌·普卡雷特,带来了贝克特经典作品  《等待戈多》。在普卡雷特的解读里,贝克特的戏被赋予了电影质感,让观众在非现实的、非理性的、虚拟的梦境之间徘徊。

    《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

    印度导演迪潘·斯瓦尔曼的《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或许是史上首个与中国观众见面的印度当代戏剧作品。凭借对舞美和材料的大胆运用,迪潘对原作经典的重新解读既高度碎片化又在概念上保持完整。这出戏不仅是对希区柯克的致敬,更是一部层次丰富、引人入胜的心理惊悚剧。

    《动物磁性》

    《动物磁性》是马布矿坑剧团创始人、美国实验剧场先驱李·布鲁尔,以及资深编剧特里·奥赖利为今年乌镇戏剧节重新制作的作品。该剧运用了纽约最先进的杰西卡·斯科特木偶技术来升级他们当初的合作成果。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