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8年10月25日 星期四
5
距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还有11天

智能平台辅助支撑大客流管理精细化


进口博览会证件管理智能平台实时更新进馆人员信息和人员总数。 本报见习记者 邢千里摄

    本报讯 (记者何易)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全部参会人员都需持证通行,预计发放近60万张人员通行证件和数万张车辆通行证件。这是历年来上海举办的大型活动中制证数最多的一次。前天,上海交易团首张专业观众证和工作人员证分别发给了东方国际集团的杜永隽和盛一鸣,这标志着进口博览会参展证件经过制证、信息核对、证件分类等环节,发证工作全面启动。

    记者昨天下午在上海市公安局驻国家会展中心 (上海)前方安保指挥部证件管理组现场看到,制证与发证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据介绍,截至目前,已完成人员制证53万余张。

    进口博览会涉及的人员证件主要有参展商证、交易团证、媒体证、VIP证、安保证、工作人员证六类,分别以不同颜色和权限标识进行区别。证件的挂绳颜色和证件颜色一致,通过挂绳就能一眼判断进场人员拥有的权限。每个证件的后插袋内都附有场馆导览图,为参会人员提供方便。

    据介绍,此次展会证件蕴含着最新技术,可通过无接触方式进行数据交换。

    进口博览会证件查验采用人证双重审核。分布在进口博览会场馆出入口25个点位的100多台“人员证件查验机”,在感应到人员靠近的数秒内,就会高速抓拍数十张照片,现场采集人像特征与数据库内的照片比对,只要有一张比中即可通过,如果均未比中就会报警,再由现场安保人员对持证人进行现场人工核验。

    在管理组办公室,记者看到四块大屏不断更新显示进馆人员信息和人员总数。这是证件管理组专门设计开发的一套“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证件管理智能平台”。这个平台可以实时展现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出入人员总量、入口各类证件使用状况及客流压力,了解现场出入人员身份、证件类型及入场分布情况,通过精细化管理,为展会期间可能出现的大客流安保提供辅助支撑。

    据悉,这一平台还能对历史数据、分类数据进行梳理统计,更加直观地展现出入口出入人流的时间及分布规律,为管理方案调整、应急预案启动等提供依据。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