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沈湫莎
专利申请受理后即可得到一笔资助,授权后又可得到一笔补贴,一件专利的资助总额可达数千元。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在大调研中了解到,不少高校、企业、科研院所通过这样的方式炮制“垃圾专利”从中获利。明年起,这样的“套路”玩不转了!记者日前获悉,由市知识产权局会同市财政局新修订的《上海市专利资助办法》将从明年 1月1日起实施,新《办法》将重点解决专利申请“量大不优”、企业海外专利布局扶持力度不够、资助程序复杂等问题。
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将不再获资助
新《办法》取消了对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的资助,对发明专利授权后给予不超过2500元的一次性资助,并在缴纳授权后第三年的年费之后,年费一次性资助不超过1500元,整体资助额度相当于此前的一半。
根据我国《专利法》,专利被分成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实用新型专利往往价值较低,只有发明专利才真正具有技术含金量。去年,上海专利申请量为131746件,同比增长17.2%。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为54633件,同比增长 7.6%;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三类专利申请量占申请总量的比例为 42%、46%和 12%。
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芮文彪表示,近年来,随着专利意识的普遍提升,上海专利申请数量逐年增长,更加需要注重专利的质量,注重专利给企业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利益,这是政策修订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
听闻专利申请“补贴”少了,有些企业却拍手称快。上海安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经理曾泱表示,以前为了“挣补贴”,有企业拼命申请无效专利,这对真正有创新意识的企业其实是一种伤害,而新《办法》将引导专利申请从“重拥有”变为“重持有”。
鼓励海外专利布局,资助涨10倍
市知识产权局从调研中发现,上海专利的现状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从全球范围来看,上海与旧金山、纽约、东京、伦敦等城市相比,综合评价专利质量一些指标尚有一定差距。
为切实回应企业“走出去”过程中的现实需要,提升企业专利国际化的能力,新《办法》针对国外专利申请授权费用高、企业海外专利布局负担重的问题,从实际出发,提高了国外专利资助标准:对于通过《专利合作协定》(PCT)途径和《巴黎公约》途径申请并获得国外专利授权的发明专利,分别给予每个国家或地区不超过5万元和4万元的资助,每项发明专利最多支持五个国家。同时,把同一个资助申请人每年度获得的国外专利资助总额,从不超过100万元,调整为不超过1000万元,以鼓励在“走出去”过程中有作为的企业更好开展海外专利布局。